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3卷  /  科教卫外体

2003卷

  • 草原研究
  •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研究所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苏  和(蒙古族)

    副所长:徐 

      荣(蒙古族8月离任)

    副书记

    副所长:王宗礼(8月任职)

    副所长:郭永清

            王育青(蒙古族8月任职)

     

    【概况】

    为贯彻落实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院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建设三个中心的发展目标,结合草原研究所的实际,面对西部大开发加强草地生态建设、产业结构调整、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在新一轮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草原研究所作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进一步明确草原研究所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和定位,确定以科研为立所之本的指导思想。2002年各项工作成绩显著。

     

    【科研项目和获奖情况】

    “十五”以来,研究所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通过多渠道、多方面、多层次争取科研项目,成绩显著。到目前为止,争取到各类“十五”科研项目达到50项,总经费4 138万元,其中科技部项目9项(主持8项,有国家973、863、科技攻关、重大专项以及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29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地方及横向项目11项。2002年争取到各类项目13项,到位经费602.35万元;2002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内蒙古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得国家专利(实用新型)1项;发表论文37篇,出版著作6部。

     

    【牧草种质资源和新品种育选研究】

    4个五年计划研究的基础上,为了突出和加强研究所国家牧草种质资源中期基因库、全国牧草资源数据库信息系统、国家多年生牧草资源圃以及制定国家牧草种子标准化规程、牧草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专业技术优势和人才队伍优势,十五的前二年先后争取到:

    1.科技部国家科研院所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项目中国重点牧草资源搜集保存及数据库信息网络2002年度完成和部分超额完成项目合同所要求的野外考察搜集、田间鉴定评价及数据库信息网络等项研究工作。3个考察组,历时两个月,行程2万公里,对中国北方项目区进行野外考察和搜集。共搜集到各类野生优良牧草种质资源近1 000份。在全国重点优良牧草种质资源鉴定、整理、繁殖及入库保存研究方面,建立牧草引种资源圃3处。完成材料的田间评价和鉴定,完成450份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生物生态学特性评价、野生牧草遗传多样性研究;主要牧草种质的繁殖、鉴定和主牧草资源异地保存,入基因库保存种质230份;与此同时,完成牧草种质资源数据库及信息网络的总体设计以及域名申请、虚拟主机的租用,中国牧草种质资源数据库、图件库、网站的初步建立和数据库查询模块、GIS查询模块的设计与编写等工作。

    2.国家基础研究973项目中饲草与家畜种质资源的生物学基础研究,2002年度完成区域性饲草种质资源及数据库信息系统、区域性优良饲草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区域性饲草在农牧林果系统中的时空格局与功能三项研究内容和年度计划要求。突出进展在于取得从图属性的GIS查询和数据库检查模糊查询与性状组合查询两项突破,并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第一个草地资源数据共享专业网站。

    3.科技部基础性工作农作物种质资源搜集、保存与整理研究,2002年度完成国家牧草中、长期基因库种质检测、评价和入库任务,在国家多年生牧草圃和多点对不同牧草种质资源进行繁种、更新,收集保存大麦种质1 000多份。

    4.国家863项目抗寒、高产苜蓿新品种培育2002年度利用杂交和选育等技术,培育抗寒、高产苜蓿新品系,目前已完成4个试验点的田间试验。

    在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整理方面,对几十份重要牧草和珍稀濒危植物进行繁殖更新。对小麦族禾草与野大豆等重要农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进行调查和收集。对新品种中草1号塔落岩黄芪进行应用高分子材料保水的室内实验和田间直播保水试验以及田间蚜虫的定期观测。完成国家农业部对外交换牧草种质资源分类名录修订工作,提出中国牧草种质资源对外交换原则,制定牧草一级、二级和三级交换名录,并于2002年3月28日至31日在呼和浩特召开中国牧草种质资源对外交换原则及一类名录的审定会议。完成国家标准苜蓿干草粉质量分级标准的修订工作。

     

    【草地遥感监测与资源环境研究】

    草地遥感监测与资源环境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通过NOVA卫星接收系统进行草地灾害和草地生产力动态监测的一项长期性研究工作,多年来内蒙古草原研究所积累丰富的草地专业软件开发和应用的经验,先后利用3S技术,自行设计出国家第一个草地生产力动态监测系统,并对北方10省区221个县的草地生产力动态进行实时监测;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对草原火险预警、火灾监测和灾情评估进行研究,首次初步制订草原火险区划的依据、标准和火险区划图,并研制出草原火险区域动态模型。该项成果可在北方草原地区推广应用,而且此方法和技术可为国家广大草原区和森林区火灾的监测、灾情评估提供借鉴。因此,该项目2002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全国草地火险等级划分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完成草原火灾重点区域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地野外考察、部分野外数据的统计以及草地火灾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遥感信息的收集、处理、草原可燃物量及草地可燃物含水量规律的部分研究。目前正在实施的农业部关于全国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模型建设方案项目、中国植物资源数据库项目以及构建中国草地资源、牧草资源国际互联网站项目等均属于草业科学发展进入21世纪与国际接轨,信息共享、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且具有时代特征的科学研究。2003年研究所本年度又引进MODIS卫星接收系统,使得NOVA和MODIS两种不同比例尺的遥感监测技术和地面调查拟合结果的精确性提高成为可能。

     

    【草地植被恢复 退化草地改良与生态环境治理研究】

    1.由草原研究所主持的农业部跨越计划华北沙尘暴治理植被快速恢复技术体系建立与示范项目,建立示范基地480公顷,以固沙网固沙保苗技术为核心,沙障固沙等7项技术为配套,形成一套技术体系。通过实践,取得明显的植被恢复效果,达到植被快速恢复的目的。获国家专利1项,主要技术被农业部立项推广,计划推广270公顷,已推广近400公顷。

    2.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948)项目退化草地综合改良与草地建设配套研究,引进国外7种优良草种13吨。新建人工草地520公顷,改良草地480公顷,分别超额完成合同指标的44.4%和20%。在赤峰基地的宁城县、翁牛特旗、巴林右旗3个县建植良种繁育基地9 900亩,采用进口草种改良退化草地2 000亩,超额完成任务。对上年在兴安盟、巴盟新开辟试验示范基地播种的越冬牧草和巴盟引种圃引种的42个国外苜蓿品种、24种禾草进行生物学特性及生产力的研究。

    3.草地牧区退化草地改良技术示范基地项目,在兴安盟建立猫尾草种子基地300亩。在河套区引种国内外苜蓿品种42个,禾本科牧草23个,建立紫花苜蓿种子田100亩。在赤峰市的4个旗(县)建立紫花苜蓿、冰草、新麦草等种子田4 500亩;沙地灌木穴播、草本撒播联合播种技术示范研究,完成示范播种面积53公顷,利用沙地穴、撒牧草播种机在锡林浩特市白音锡勒牧场完成推广任务133公顷;

    4.典型草原退化草地新型补播改良机配套应用技术示范项目,利用草地改良多用机在甘肃省民乐县改良高山草甸退化草地1 000亩,利用研制的沙地覆膜补播机,在民勤县补播沙拐枣、柠条、花棒、羊柴,改良沙地草场1 000亩;

    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子专题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与草产品生产技术试验示范研究,本示范项目以退耕还草、生态保育为核心,对不同土地条件下建植人工草地配套技术体系、多年生人工草地、撂荒地与农田水分差异动态、不同播量苜蓿产量动态进行研究。种植试验小区148个,引种多年生牧草品种63个,饲用玉米品种3个。同时对上年度播种的小区品种进行越冬性、产量、株高、抗旱性、抗病性测定。

     

    【草地机械研究】

    由研究所主持研制的9MSB-2.10型草地免耕松播联合机组,在人工草地变型、半人工草地变型等免耕播种工艺原理的设计和圆盘犁松土部件设计、凿型松土铲几何形状的设计、元群型犁刀设计、搅动式排种器设计方面均属国内首次研制,从而突破国内外草地免耕播种机具使用性能单一的设计框架。该成果2002年获内蒙古科技进步三等奖。

     

    【农业部草地资源生态重点实验室】

    参加申报国家农业部第四轮重点实验室的评估,在86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中排名32位,在同行业内第一。

     

    【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活动,2002年先后与来自波兰、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26名官员和科学家进行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项目的洽谈,给研究所的研究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和信息。承办、协办和参加国际草地学术会议3次、国际合作项目年度会议1次,国内牧草遗传资源学术研讨会1次。由研究所主持的中澳合作项目苜蓿在逆境条件下适应性评价研究,建立两处苜蓿引种基地,按照计划超额完成合同任务。通过澳方的中期检查,受到澳方的好评,并确定2003年项目验收会议在草原研究所召开。

     

    【对外宣传】

    为大力宣传草原所的科技成果,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先后在内蒙古电视台《科技之光》、《北国风》节目,党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7频道,内蒙古人民日报、新华通讯社等媒体,以关注中国草地雪灾后的反思退化草地植被恢复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加强牧草资源基础性工作人物专访等不同的形式对草原所的科技成果和有关专家进行多次宣传报道,收到很好的效果。

     

    【牧草繁种基地建设】

    “岩黄芪旱生牧草驯化及原种繁殖基地建设”项目,分别在内蒙古草原研究所呼郊试验场(沙尔沁基地)和十二连城基地(新建)实施,2003年全部建成投产。完成沙尔沁和十二连城基地地形图、现状图、规划图及建设布局、平面图、建筑鸟瞰图和施工图的设计工作,对100台(套)设备进行最后确认并上报。建贮草棚1 000平方米,打机井10眼,变压器增容125千伏安,架设高低压线路15 000米;修建沙石路7 200米,平整土地1 400亩;挖防护沟8 863米,围栏7 000延长米;种植行道树6 000株,沙地柏32 800株,种植防风林带沙柳43 000株,引种和大面积种植旱生牧草1 600亩,当年出苗状况良好。

     

    【科技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

    成立新一轮草原所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在原有改革方案的基础上,完善《草原所科技体制改革思路及初步方案》、《草原研究所全员聘用实施方案》、《草原所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和《草原所科研管理暂行办法》等,力求使研究所的体制改革、机制转变、科技、管理等方面健康有序地进行。

    为加强制度配套建设,逐步形成一个严密的制度体系,努力实现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先后起草制定党务、政务、科研、开发等各项规章制度16项。这些制度的制定与出台,尽可能地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使各个层面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地做好各项工作。

     

    【队伍建设】

    按照农科院技术职务评审办法,评审推荐正高级2名,副高级10名;培养博士生2名,硕士生3名,在读博士3名,在读硕士2名,选拔推荐三级岗位杰出人才5名;预期归国人员2名,选派出国进修人员1名;是年研究所有43位工人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劳动厅组织的工人技术等级考试。其中有3人通过高级工人技师考试,15人通过技师考试,17人通过高级工考试;向院文明委员会推荐文明职工2名。

    (史富英、陈立波、王育青)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草原研究
  •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研究所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苏  和(蒙古族)

    副所长:徐 

      荣(蒙古族8月离任)

    副书记

    副所长:王宗礼(8月任职)

    副所长:郭永清

            王育青(蒙古族8月任职)

     

    【概况】

    为贯彻落实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院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建设三个中心的发展目标,结合草原研究所的实际,面对西部大开发加强草地生态建设、产业结构调整、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在新一轮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草原研究所作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进一步明确草原研究所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和定位,确定以科研为立所之本的指导思想。2002年各项工作成绩显著。

     

    【科研项目和获奖情况】

    “十五”以来,研究所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通过多渠道、多方面、多层次争取科研项目,成绩显著。到目前为止,争取到各类“十五”科研项目达到50项,总经费4 138万元,其中科技部项目9项(主持8项,有国家973、863、科技攻关、重大专项以及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29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地方及横向项目11项。2002年争取到各类项目13项,到位经费602.35万元;2002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内蒙古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得国家专利(实用新型)1项;发表论文37篇,出版著作6部。

     

    【牧草种质资源和新品种育选研究】

    4个五年计划研究的基础上,为了突出和加强研究所国家牧草种质资源中期基因库、全国牧草资源数据库信息系统、国家多年生牧草资源圃以及制定国家牧草种子标准化规程、牧草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专业技术优势和人才队伍优势,十五的前二年先后争取到:

    1.科技部国家科研院所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项目中国重点牧草资源搜集保存及数据库信息网络2002年度完成和部分超额完成项目合同所要求的野外考察搜集、田间鉴定评价及数据库信息网络等项研究工作。3个考察组,历时两个月,行程2万公里,对中国北方项目区进行野外考察和搜集。共搜集到各类野生优良牧草种质资源近1 000份。在全国重点优良牧草种质资源鉴定、整理、繁殖及入库保存研究方面,建立牧草引种资源圃3处。完成材料的田间评价和鉴定,完成450份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生物生态学特性评价、野生牧草遗传多样性研究;主要牧草种质的繁殖、鉴定和主牧草资源异地保存,入基因库保存种质230份;与此同时,完成牧草种质资源数据库及信息网络的总体设计以及域名申请、虚拟主机的租用,中国牧草种质资源数据库、图件库、网站的初步建立和数据库查询模块、GIS查询模块的设计与编写等工作。

    2.国家基础研究973项目中饲草与家畜种质资源的生物学基础研究,2002年度完成区域性饲草种质资源及数据库信息系统、区域性优良饲草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区域性饲草在农牧林果系统中的时空格局与功能三项研究内容和年度计划要求。突出进展在于取得从图属性的GIS查询和数据库检查模糊查询与性状组合查询两项突破,并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第一个草地资源数据共享专业网站。

    3.科技部基础性工作农作物种质资源搜集、保存与整理研究,2002年度完成国家牧草中、长期基因库种质检测、评价和入库任务,在国家多年生牧草圃和多点对不同牧草种质资源进行繁种、更新,收集保存大麦种质1 000多份。

    4.国家863项目抗寒、高产苜蓿新品种培育2002年度利用杂交和选育等技术,培育抗寒、高产苜蓿新品系,目前已完成4个试验点的田间试验。

    在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整理方面,对几十份重要牧草和珍稀濒危植物进行繁殖更新。对小麦族禾草与野大豆等重要农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进行调查和收集。对新品种中草1号塔落岩黄芪进行应用高分子材料保水的室内实验和田间直播保水试验以及田间蚜虫的定期观测。完成国家农业部对外交换牧草种质资源分类名录修订工作,提出中国牧草种质资源对外交换原则,制定牧草一级、二级和三级交换名录,并于2002年3月28日至31日在呼和浩特召开中国牧草种质资源对外交换原则及一类名录的审定会议。完成国家标准苜蓿干草粉质量分级标准的修订工作。

     

    【草地遥感监测与资源环境研究】

    草地遥感监测与资源环境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通过NOVA卫星接收系统进行草地灾害和草地生产力动态监测的一项长期性研究工作,多年来内蒙古草原研究所积累丰富的草地专业软件开发和应用的经验,先后利用3S技术,自行设计出国家第一个草地生产力动态监测系统,并对北方10省区221个县的草地生产力动态进行实时监测;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对草原火险预警、火灾监测和灾情评估进行研究,首次初步制订草原火险区划的依据、标准和火险区划图,并研制出草原火险区域动态模型。该项成果可在北方草原地区推广应用,而且此方法和技术可为国家广大草原区和森林区火灾的监测、灾情评估提供借鉴。因此,该项目2002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全国草地火险等级划分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完成草原火灾重点区域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地野外考察、部分野外数据的统计以及草地火灾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遥感信息的收集、处理、草原可燃物量及草地可燃物含水量规律的部分研究。目前正在实施的农业部关于全国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模型建设方案项目、中国植物资源数据库项目以及构建中国草地资源、牧草资源国际互联网站项目等均属于草业科学发展进入21世纪与国际接轨,信息共享、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且具有时代特征的科学研究。2003年研究所本年度又引进MODIS卫星接收系统,使得NOVA和MODIS两种不同比例尺的遥感监测技术和地面调查拟合结果的精确性提高成为可能。

     

    【草地植被恢复 退化草地改良与生态环境治理研究】

    1.由草原研究所主持的农业部跨越计划华北沙尘暴治理植被快速恢复技术体系建立与示范项目,建立示范基地480公顷,以固沙网固沙保苗技术为核心,沙障固沙等7项技术为配套,形成一套技术体系。通过实践,取得明显的植被恢复效果,达到植被快速恢复的目的。获国家专利1项,主要技术被农业部立项推广,计划推广270公顷,已推广近400公顷。

    2.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948)项目退化草地综合改良与草地建设配套研究,引进国外7种优良草种13吨。新建人工草地520公顷,改良草地480公顷,分别超额完成合同指标的44.4%和20%。在赤峰基地的宁城县、翁牛特旗、巴林右旗3个县建植良种繁育基地9 900亩,采用进口草种改良退化草地2 000亩,超额完成任务。对上年在兴安盟、巴盟新开辟试验示范基地播种的越冬牧草和巴盟引种圃引种的42个国外苜蓿品种、24种禾草进行生物学特性及生产力的研究。

    3.草地牧区退化草地改良技术示范基地项目,在兴安盟建立猫尾草种子基地300亩。在河套区引种国内外苜蓿品种42个,禾本科牧草23个,建立紫花苜蓿种子田100亩。在赤峰市的4个旗(县)建立紫花苜蓿、冰草、新麦草等种子田4 500亩;沙地灌木穴播、草本撒播联合播种技术示范研究,完成示范播种面积53公顷,利用沙地穴、撒牧草播种机在锡林浩特市白音锡勒牧场完成推广任务133公顷;

    4.典型草原退化草地新型补播改良机配套应用技术示范项目,利用草地改良多用机在甘肃省民乐县改良高山草甸退化草地1 000亩,利用研制的沙地覆膜补播机,在民勤县补播沙拐枣、柠条、花棒、羊柴,改良沙地草场1 000亩;

    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子专题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与草产品生产技术试验示范研究,本示范项目以退耕还草、生态保育为核心,对不同土地条件下建植人工草地配套技术体系、多年生人工草地、撂荒地与农田水分差异动态、不同播量苜蓿产量动态进行研究。种植试验小区148个,引种多年生牧草品种63个,饲用玉米品种3个。同时对上年度播种的小区品种进行越冬性、产量、株高、抗旱性、抗病性测定。

     

    【草地机械研究】

    由研究所主持研制的9MSB-2.10型草地免耕松播联合机组,在人工草地变型、半人工草地变型等免耕播种工艺原理的设计和圆盘犁松土部件设计、凿型松土铲几何形状的设计、元群型犁刀设计、搅动式排种器设计方面均属国内首次研制,从而突破国内外草地免耕播种机具使用性能单一的设计框架。该成果2002年获内蒙古科技进步三等奖。

     

    【农业部草地资源生态重点实验室】

    参加申报国家农业部第四轮重点实验室的评估,在86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中排名32位,在同行业内第一。

     

    【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活动,2002年先后与来自波兰、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26名官员和科学家进行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项目的洽谈,给研究所的研究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和信息。承办、协办和参加国际草地学术会议3次、国际合作项目年度会议1次,国内牧草遗传资源学术研讨会1次。由研究所主持的中澳合作项目苜蓿在逆境条件下适应性评价研究,建立两处苜蓿引种基地,按照计划超额完成合同任务。通过澳方的中期检查,受到澳方的好评,并确定2003年项目验收会议在草原研究所召开。

     

    【对外宣传】

    为大力宣传草原所的科技成果,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先后在内蒙古电视台《科技之光》、《北国风》节目,党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7频道,内蒙古人民日报、新华通讯社等媒体,以关注中国草地雪灾后的反思退化草地植被恢复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加强牧草资源基础性工作人物专访等不同的形式对草原所的科技成果和有关专家进行多次宣传报道,收到很好的效果。

     

    【牧草繁种基地建设】

    “岩黄芪旱生牧草驯化及原种繁殖基地建设”项目,分别在内蒙古草原研究所呼郊试验场(沙尔沁基地)和十二连城基地(新建)实施,2003年全部建成投产。完成沙尔沁和十二连城基地地形图、现状图、规划图及建设布局、平面图、建筑鸟瞰图和施工图的设计工作,对100台(套)设备进行最后确认并上报。建贮草棚1 000平方米,打机井10眼,变压器增容125千伏安,架设高低压线路15 000米;修建沙石路7 200米,平整土地1 400亩;挖防护沟8 863米,围栏7 000延长米;种植行道树6 000株,沙地柏32 800株,种植防风林带沙柳43 000株,引种和大面积种植旱生牧草1 600亩,当年出苗状况良好。

     

    【科技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

    成立新一轮草原所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在原有改革方案的基础上,完善《草原所科技体制改革思路及初步方案》、《草原研究所全员聘用实施方案》、《草原所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和《草原所科研管理暂行办法》等,力求使研究所的体制改革、机制转变、科技、管理等方面健康有序地进行。

    为加强制度配套建设,逐步形成一个严密的制度体系,努力实现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先后起草制定党务、政务、科研、开发等各项规章制度16项。这些制度的制定与出台,尽可能地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使各个层面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地做好各项工作。

     

    【队伍建设】

    按照农科院技术职务评审办法,评审推荐正高级2名,副高级10名;培养博士生2名,硕士生3名,在读博士3名,在读硕士2名,选拔推荐三级岗位杰出人才5名;预期归国人员2名,选派出国进修人员1名;是年研究所有43位工人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劳动厅组织的工人技术等级考试。其中有3人通过高级工人技师考试,15人通过技师考试,17人通过高级工考试;向院文明委员会推荐文明职工2名。

    (史富英、陈立波、王育青)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