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3卷  /  盟市旗县

2003卷

  • 巴林左旗
  •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汝俊杰

    副书记:徐德林(蒙古族)

    赵会鹏

    萨仁通拉嘎(蒙古族)

    纪委书记:白景武

    人大常委会主任:何振祥

    副主任:范长才

    西  林(蒙古族)

    李会军(回族3月任职)

    王艾华

      长:徐德林(蒙古族)

    副旗长:曹 

    李欣华(蒙古族)

     

    单秀林

    陈国荣(女蒙古族)

     

    朱玉民

    政协主席:孙庆莲(女蒙古族)

    副主席:刘  锋(蒙古族)

    李清玉     

    张国华      

    武装部长:赵金玉

      委:姚 

     

    【概况】

    巴林左旗地处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部,大兴安岭山脉向西南延伸处,西辽河支流乌力吉沐沦河中上游地段,内蒙古高原向东北平原的过渡带上。地理坐标为东经118°44~119°48,北纬43°36~48°48之间。东与阿鲁科尔沁旗为邻,西、南两面与巴林右旗接壤,北与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交界。总面积6713平方公里。巴林左旗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居住,是富河文化和辽文化的发祥地。旗内有古文化遗址273处,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1997年发现的奇异冰川遗址-冰臼群,属国内外罕见,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旗现有宜农土地208万亩,草原面积483万亩,森林面积24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5.5%。全旗矿产资源极其丰富,具有种类多、分布广、品位高、易开采等特点。已发现的矿和矿化石120余处26种,尤以铅锌储量最为丰富。位于北部的白音诺尔铅锌矿是中国长江以北最大的铅锌金属矿床,现已探明的金属储量达250余万吨,占东北地区总储量的25%。全旗下辖6个镇、3个苏木、10个乡,总人口35.78万人,由汉、蒙古、回、朝鲜、达斡尔、壮、藏等民族组成。

    2002年,全旗各族人民在旗委、旗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力推进"生态立旗、科教兴旗、特色强旗、开放富旗"的发展战略,继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四大主导产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全旗年内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2.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9%,是5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2亿元,增长9.6%;第二产业增加值3.16亿元,增长24.9%;第三产业增加值3.75亿元,增长17.9%。三次产业结构继续得到优化,第二产业对全旗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较快,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 376元,比上年增长11.5%。

     

    【农业】

    2002年,巴林左旗退耕还林(草)13.6万亩,全旗农作物播种面积153.1万亩,比上年减少9.8万亩,减少6.0%。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6.6万亩,比上年减少9.2万亩,减少6.3%。全旗粮食总产量24.60万吨,比上年减少3.1%。其中,谷物产量为18.06万吨,减少14.2%;豆类产量4.41万吨,增长34.0%。部分经济作物产量下降,油料、甜菜、蔬菜产量为0.14、1.30和1.40万吨,分别比上年减少6.7%、72.0%和25.9%。特色种植初具规模,杂豆、薯类(折粮)产量为3.66和2.13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91.6%和104.8%。种植业生产稳定。

     

    【畜牧业】

    2002年,全旗各地区以"百村产业调整"为契机,注重抓好围封、禁牧、舍饲、种草4个关键环节,牧业生产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牧业年度家畜存栏 82.2 万头只,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羊存栏60.6万只,增长14.3%。从效益指标来看,牲畜纯增、总增数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7.6和1.6万头(只)。能繁殖的母畜达到35.0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增长19.0%。出栏率比上年同期提高9.7个百分点。畜牧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马鹿养殖业发展迅速,年末马鹿存栏4 000多头,饲养量和饲养水平明显提高。

     

    【林业】

    年内人工造林合格面积15.1万亩,其中,退耕还林(草)13.6万亩。草产业以荣盛草业公司为龙头的产业发展链条逐步形成。林业稳步发展。

     

    【水利】

    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2.7万亩,增长15.7 %;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6.8万千瓦,增长12.0 % ;农村牧区用电量3 910万度,增长3.4 %。农田草原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加强,农牧业生产条件逐年改善。

     

    【工业】

    重点工业企业生产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5亿元,同比增长25.2%,增速高出其他工业企业21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带动下,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20亿元,比上年增长13.4%。主要产品产量为:铅精矿含铅量1.5万吨,锌精矿含锌量4.0万吨0.8万吨;食用植物油0.2万吨,白酒0.3万吨,供电量1.24亿千瓦时。产销衔接较好,工业效益大幅度,铅锭提高。2002年,全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7.57%,比上年同期提高22.84个百分点。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成本持续降低,生产利润不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4 61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9%。利润总额也由上年的1 165万元增加到是年的2 575万元,比上年同期翻了一番。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达到114.87%,比上年提高29.75个百分点。全旗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 611万元,比上年增长64.6%。

     

    【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81亿元,比上年增长69.4%。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88亿元,增长98.5%;房地产开发投资0.47亿元 ,同比翻了两番; 城乡居民个人投资1.05亿元,同比增长36.7 %。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长 。全年投资额50万元以上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3.46亿元,比上年增长95.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0.75亿元, 增长147.2%;第二产业投资1.30亿元,增长40.2% ;第三产业投资1.41亿元,是上年的3.3倍。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投资比重为21.6%和40.9%,分别比上年提高3.1和15.2个百分点。在总投资中,用于水利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0.39亿元,是上年的4.3倍 ;用于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视等方面的投资0.21亿元,是上年的4.2倍 。改建公路16公里,完成了303线左旗段收费路二期工程;完成林东一中、林东蒙中教学楼建设、林东职中餐厅建设、职教中心宿舍搂和华夏职中宿舍楼建设,增加中小学学生席位3 459个;广播电视综合信息网投入使用。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交通 邮电业】

    全年累计完成公路货运量56.5 万吨,比上年增长25.0% ;货运周转量4 914万吨公里 ,增长22.0%;公路客运量257万人次,增长11.0%;客运周转量18 872万人公里,增长11.0%。运输承载能力加强 。

    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3 073万元, 比上年增长14.4%。全旗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29 872户。电话用户发展到21 632户,其中住宅电话19 357户,分别比上年增长17.5%和19.8%。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达到63.0 %。全旗移动电话用户达2万多户, 比上年增长65.6%。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达1 114户。邮电通信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

     

    【国内贸易】

    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86亿元,同比增长12.5% ,增幅比上年提高7.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26亿元 ,增长12.9% ;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60亿元,增长11.7%。餐饮业仍保持快速的发展势头,销售额0.62亿元,同比增长17.5%。全旗集市贸易成交额0.17亿元,同比增长15.4%。消费品市场活跃,销售额稳定增长。

     

    【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8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76亿元,增长25.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39亿元,增长3.4%。国家银行净投放货币3.60亿元,增长10.7%。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加,居民储蓄存款增幅较大。

    全旗保险业务保费收入2 530万元,比上年增长37.2 %。全年各种财产保险承保额4.60亿元,支付财产险赔案500件, 支付财产险赔款294万元。年末人寿险承保人数15.4万人,各种人寿保险新增保费402万元,支付人寿险赔款150万元。保险业务量大幅度攀升。

     

    【财政】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不含社保基金收入)7 868万元,比上年增收850万元,增长12.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 905万元,增长13.2%。地方财政支出(不含社保基金支出)24 500万元,同比增长38.9%,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科学技术】

    年末全旗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 233人,比上年增长5.9%。全旗举办各类适用技术培训班814期,接受培训的农牧民达10万人次。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全年鉴定科技成果1项,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项。年内签订技术合同2项,合同成交额40万元。科技事业不断进步。

     

    【教育】

    全旗普通高中在校学生4 227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2 288人;初中在校生18 681人,初中入学率为100 %;小学在校生27 319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45%。普通初中辍学率为2.6 %,小学学生辍学率为零。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显著。全年普通中小学新增校舍面积0.75万平方米,危房比例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中小学校计算机拥有量达645台,图书67.4万册。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文化】

    年末全旗拥有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电影发行机构、电影院各1个;拥有调频台19个,中波台1个;电视转播台17个,有线电视网络106个。全旗有线电视通播2.0万户。《巴林左旗报》出版发行42万份。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健康向上。全年共举办大中型群众文化活动150次,其中,农村牧区120次。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城乡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文化事业稳步发展。

     

    【卫生 体育】

    年末全旗拥有乡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30个,其中,医院25个。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病床587张, 其中农村牧区拥有病床268张。全旗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877人,其中,执业医师341人。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

    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年内举办地区性体育竞赛活动2次 ,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130场次,参加和参与活动的群众达18万人次。规模较大的有"全市中师、中专、中学田径运动会"、"全市职工网球比赛"等体育活动。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市场物价】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9.6%,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99.2%,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9.1%,同比增长9.1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98.5%,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受整体经济形势好转的影响,居民消费心理日趋成熟,市场价格总水平有升有降。

     

    【环境保护】

    巩固“一控一达标”成果,全年共有30多家企业被编入《2002年工业污染源排放清单》,进行重点监控。实施"蓝天工程",林东镇烟尘治理三期工程共取消锅炉17套,集中供热面积由6.3万平方米增加到26万平方米。开展了创建清洁工厂和安静小区活动,华丰粮油公司改进生产工艺,降低"三废"排放量,被评为清洁工厂;巩固噪音控制区成果,林东镇振兴小区创建安静小区成果显著。完成了临潢路"油烟净化一条街"工作。林东镇水源保护区内无新建项目。依法管理环境,污染防治全面加强。全年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面积20.1万亩。发布了旗政府第5、6号禁牧令,全旗除白音勿拉苏木季节性禁牧外,其他地区全部禁牧。组织实施了乌力吉沐沦河防洪工程、沙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节水灌溉工程、抗旱水源工程和农业开发等项目。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新成效。

     

    【人民生活】

    全旗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 782元,同比增加355元,增长8.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 609元,增加181元,增长12.7%。城镇居民均消费支出4 027元,增加531元,增长15.1%;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 465 元,增加37元,增长2.6 %。城乡人民收入平稳增长。全年职工工资总额17 800万元, 比上年增长11.1%。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9 057元,比上年增加1 068元,增长13.4%。其中,国有职工年平均工资9 896元,增长16.1% ; 城镇集体职工年平均工资7 023元 ,增长12.9%。职工工资水平继续提高。

     

    【社会福利  保险】

    年末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552张,收养471人。社会救济工作进一步加强, 全年城乡居民得到国家救济的人数达0.7万人次,退伍军人的生活和就业得到妥善安置。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

    年末全旗共有9.8 万农牧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1 165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 887名离退休职工参加离退休费社会统筹,8 961名职工参加医疗统筹,2 417名离退休人员参加医疗费用统筹。社会保险事业取得新进展。

     

    【人口 就业】

    全年人口出生率8.0,死亡率5.4,自然增长率2.6。年末总人口35.8万人, 比上年末增加2 736人,增长0.8%。人口得到有效控制。

    年末全旗从业人员达17.7万人。其中,单位从业人员2.0万人  ,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0.5万人,乡村从业人员15.2万人。广开就业门路,分流安置下岗职工。全年共分流安置下岗职工632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安置率达到80.1%。积极开展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全年共培训企业下岗职工251人 。全旗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 07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

    (李永军)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巴林左旗
  •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汝俊杰

    副书记:徐德林(蒙古族)

    赵会鹏

    萨仁通拉嘎(蒙古族)

    纪委书记:白景武

    人大常委会主任:何振祥

    副主任:范长才

    西  林(蒙古族)

    李会军(回族3月任职)

    王艾华

      长:徐德林(蒙古族)

    副旗长:曹 

    李欣华(蒙古族)

     

    单秀林

    陈国荣(女蒙古族)

     

    朱玉民

    政协主席:孙庆莲(女蒙古族)

    副主席:刘  锋(蒙古族)

    李清玉     

    张国华      

    武装部长:赵金玉

      委:姚 

     

    【概况】

    巴林左旗地处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部,大兴安岭山脉向西南延伸处,西辽河支流乌力吉沐沦河中上游地段,内蒙古高原向东北平原的过渡带上。地理坐标为东经118°44~119°48,北纬43°36~48°48之间。东与阿鲁科尔沁旗为邻,西、南两面与巴林右旗接壤,北与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交界。总面积6713平方公里。巴林左旗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居住,是富河文化和辽文化的发祥地。旗内有古文化遗址273处,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1997年发现的奇异冰川遗址-冰臼群,属国内外罕见,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旗现有宜农土地208万亩,草原面积483万亩,森林面积24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5.5%。全旗矿产资源极其丰富,具有种类多、分布广、品位高、易开采等特点。已发现的矿和矿化石120余处26种,尤以铅锌储量最为丰富。位于北部的白音诺尔铅锌矿是中国长江以北最大的铅锌金属矿床,现已探明的金属储量达250余万吨,占东北地区总储量的25%。全旗下辖6个镇、3个苏木、10个乡,总人口35.78万人,由汉、蒙古、回、朝鲜、达斡尔、壮、藏等民族组成。

    2002年,全旗各族人民在旗委、旗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力推进"生态立旗、科教兴旗、特色强旗、开放富旗"的发展战略,继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四大主导产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全旗年内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2.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9%,是5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2亿元,增长9.6%;第二产业增加值3.16亿元,增长24.9%;第三产业增加值3.75亿元,增长17.9%。三次产业结构继续得到优化,第二产业对全旗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较快,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 376元,比上年增长11.5%。

     

    【农业】

    2002年,巴林左旗退耕还林(草)13.6万亩,全旗农作物播种面积153.1万亩,比上年减少9.8万亩,减少6.0%。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6.6万亩,比上年减少9.2万亩,减少6.3%。全旗粮食总产量24.60万吨,比上年减少3.1%。其中,谷物产量为18.06万吨,减少14.2%;豆类产量4.41万吨,增长34.0%。部分经济作物产量下降,油料、甜菜、蔬菜产量为0.14、1.30和1.40万吨,分别比上年减少6.7%、72.0%和25.9%。特色种植初具规模,杂豆、薯类(折粮)产量为3.66和2.13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91.6%和104.8%。种植业生产稳定。

     

    【畜牧业】

    2002年,全旗各地区以"百村产业调整"为契机,注重抓好围封、禁牧、舍饲、种草4个关键环节,牧业生产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牧业年度家畜存栏 82.2 万头只,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羊存栏60.6万只,增长14.3%。从效益指标来看,牲畜纯增、总增数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7.6和1.6万头(只)。能繁殖的母畜达到35.0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增长19.0%。出栏率比上年同期提高9.7个百分点。畜牧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马鹿养殖业发展迅速,年末马鹿存栏4 000多头,饲养量和饲养水平明显提高。

     

    【林业】

    年内人工造林合格面积15.1万亩,其中,退耕还林(草)13.6万亩。草产业以荣盛草业公司为龙头的产业发展链条逐步形成。林业稳步发展。

     

    【水利】

    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2.7万亩,增长15.7 %;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6.8万千瓦,增长12.0 % ;农村牧区用电量3 910万度,增长3.4 %。农田草原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加强,农牧业生产条件逐年改善。

     

    【工业】

    重点工业企业生产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5亿元,同比增长25.2%,增速高出其他工业企业21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带动下,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20亿元,比上年增长13.4%。主要产品产量为:铅精矿含铅量1.5万吨,锌精矿含锌量4.0万吨0.8万吨;食用植物油0.2万吨,白酒0.3万吨,供电量1.24亿千瓦时。产销衔接较好,工业效益大幅度,铅锭提高。2002年,全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7.57%,比上年同期提高22.84个百分点。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成本持续降低,生产利润不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4 61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9%。利润总额也由上年的1 165万元增加到是年的2 575万元,比上年同期翻了一番。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达到114.87%,比上年提高29.75个百分点。全旗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 611万元,比上年增长64.6%。

     

    【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81亿元,比上年增长69.4%。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88亿元,增长98.5%;房地产开发投资0.47亿元 ,同比翻了两番; 城乡居民个人投资1.05亿元,同比增长36.7 %。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长 。全年投资额50万元以上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3.46亿元,比上年增长95.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0.75亿元, 增长147.2%;第二产业投资1.30亿元,增长40.2% ;第三产业投资1.41亿元,是上年的3.3倍。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投资比重为21.6%和40.9%,分别比上年提高3.1和15.2个百分点。在总投资中,用于水利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0.39亿元,是上年的4.3倍 ;用于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视等方面的投资0.21亿元,是上年的4.2倍 。改建公路16公里,完成了303线左旗段收费路二期工程;完成林东一中、林东蒙中教学楼建设、林东职中餐厅建设、职教中心宿舍搂和华夏职中宿舍楼建设,增加中小学学生席位3 459个;广播电视综合信息网投入使用。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交通 邮电业】

    全年累计完成公路货运量56.5 万吨,比上年增长25.0% ;货运周转量4 914万吨公里 ,增长22.0%;公路客运量257万人次,增长11.0%;客运周转量18 872万人公里,增长11.0%。运输承载能力加强 。

    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3 073万元, 比上年增长14.4%。全旗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29 872户。电话用户发展到21 632户,其中住宅电话19 357户,分别比上年增长17.5%和19.8%。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达到63.0 %。全旗移动电话用户达2万多户, 比上年增长65.6%。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达1 114户。邮电通信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

     

    【国内贸易】

    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86亿元,同比增长12.5% ,增幅比上年提高7.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26亿元 ,增长12.9% ;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60亿元,增长11.7%。餐饮业仍保持快速的发展势头,销售额0.62亿元,同比增长17.5%。全旗集市贸易成交额0.17亿元,同比增长15.4%。消费品市场活跃,销售额稳定增长。

     

    【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8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76亿元,增长25.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39亿元,增长3.4%。国家银行净投放货币3.60亿元,增长10.7%。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加,居民储蓄存款增幅较大。

    全旗保险业务保费收入2 530万元,比上年增长37.2 %。全年各种财产保险承保额4.60亿元,支付财产险赔案500件, 支付财产险赔款294万元。年末人寿险承保人数15.4万人,各种人寿保险新增保费402万元,支付人寿险赔款150万元。保险业务量大幅度攀升。

     

    【财政】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不含社保基金收入)7 868万元,比上年增收850万元,增长12.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 905万元,增长13.2%。地方财政支出(不含社保基金支出)24 500万元,同比增长38.9%,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科学技术】

    年末全旗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 233人,比上年增长5.9%。全旗举办各类适用技术培训班814期,接受培训的农牧民达10万人次。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全年鉴定科技成果1项,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项。年内签订技术合同2项,合同成交额40万元。科技事业不断进步。

     

    【教育】

    全旗普通高中在校学生4 227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2 288人;初中在校生18 681人,初中入学率为100 %;小学在校生27 319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45%。普通初中辍学率为2.6 %,小学学生辍学率为零。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显著。全年普通中小学新增校舍面积0.75万平方米,危房比例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中小学校计算机拥有量达645台,图书67.4万册。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文化】

    年末全旗拥有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电影发行机构、电影院各1个;拥有调频台19个,中波台1个;电视转播台17个,有线电视网络106个。全旗有线电视通播2.0万户。《巴林左旗报》出版发行42万份。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健康向上。全年共举办大中型群众文化活动150次,其中,农村牧区120次。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城乡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文化事业稳步发展。

     

    【卫生 体育】

    年末全旗拥有乡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30个,其中,医院25个。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病床587张, 其中农村牧区拥有病床268张。全旗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877人,其中,执业医师341人。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

    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年内举办地区性体育竞赛活动2次 ,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130场次,参加和参与活动的群众达18万人次。规模较大的有"全市中师、中专、中学田径运动会"、"全市职工网球比赛"等体育活动。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市场物价】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9.6%,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99.2%,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9.1%,同比增长9.1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98.5%,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受整体经济形势好转的影响,居民消费心理日趋成熟,市场价格总水平有升有降。

     

    【环境保护】

    巩固“一控一达标”成果,全年共有30多家企业被编入《2002年工业污染源排放清单》,进行重点监控。实施"蓝天工程",林东镇烟尘治理三期工程共取消锅炉17套,集中供热面积由6.3万平方米增加到26万平方米。开展了创建清洁工厂和安静小区活动,华丰粮油公司改进生产工艺,降低"三废"排放量,被评为清洁工厂;巩固噪音控制区成果,林东镇振兴小区创建安静小区成果显著。完成了临潢路"油烟净化一条街"工作。林东镇水源保护区内无新建项目。依法管理环境,污染防治全面加强。全年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面积20.1万亩。发布了旗政府第5、6号禁牧令,全旗除白音勿拉苏木季节性禁牧外,其他地区全部禁牧。组织实施了乌力吉沐沦河防洪工程、沙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节水灌溉工程、抗旱水源工程和农业开发等项目。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新成效。

     

    【人民生活】

    全旗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 782元,同比增加355元,增长8.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 609元,增加181元,增长12.7%。城镇居民均消费支出4 027元,增加531元,增长15.1%;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 465 元,增加37元,增长2.6 %。城乡人民收入平稳增长。全年职工工资总额17 800万元, 比上年增长11.1%。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9 057元,比上年增加1 068元,增长13.4%。其中,国有职工年平均工资9 896元,增长16.1% ; 城镇集体职工年平均工资7 023元 ,增长12.9%。职工工资水平继续提高。

     

    【社会福利  保险】

    年末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552张,收养471人。社会救济工作进一步加强, 全年城乡居民得到国家救济的人数达0.7万人次,退伍军人的生活和就业得到妥善安置。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

    年末全旗共有9.8 万农牧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1 165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 887名离退休职工参加离退休费社会统筹,8 961名职工参加医疗统筹,2 417名离退休人员参加医疗费用统筹。社会保险事业取得新进展。

     

    【人口 就业】

    全年人口出生率8.0,死亡率5.4,自然增长率2.6。年末总人口35.8万人, 比上年末增加2 736人,增长0.8%。人口得到有效控制。

    年末全旗从业人员达17.7万人。其中,单位从业人员2.0万人  ,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0.5万人,乡村从业人员15.2万人。广开就业门路,分流安置下岗职工。全年共分流安置下岗职工632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安置率达到80.1%。积极开展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全年共培训企业下岗职工251人 。全旗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 07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

    (李永军)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