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3卷  /  盟市旗县

2003卷

  • 锡林郭勒盟
  • 【党政军领导名录】

     

      记:(蒙古族)

    副书记:

      和(蒙古族)

     

    王中和

      员:邓月楼(蒙古族)

    关晋恒(9月离任)

    其木格(女蒙古族)

    王志远

    柳学军

    杨飞云

    田学臣(2月任职)

     

      任:王  永(蒙古族1月离任)

    张雁卿(1月任职)

    副主任:赛音朝克图(蒙古族)

    额日和穆(蒙古族1月任职)

    那顺巴雅尔(蒙古族1月任职)

     

      长:

    副盟长:苏  和(蒙古族)

    柳学军

     

    包智勇(蒙古族)

    范金星

    阿迪雅(蒙古族3月任职)

    其其格(女蒙古族3月任职)

    李德碌(6月任职)

    吴久冰(9月任职)

     

      席:任钦那木吉拉(蒙古族3月离任)

    朝伦巴特尔(蒙古族3月任职)

    副主席:胡斯来(蒙古族3月离任)

    阿格旺(蒙古族3月任职)

    高·拉希扎布(蒙古族)

    李·巴特尔(蒙古族)

    于广开(3月离任)

    康丙英(3月离任)

      桩(蒙古族3月任职)

    姜树文(3月任职)

    敖小孟(蒙古族3月任职)

    政法委

      记:王志远

     

      长:闫世儒(蒙古族)

    检察院

    检察长:阿尔斯楞(蒙古族)

    军分区

    司令员:关晋恒(9月离任)

      增(9月任职)

      委:王战国

    副司令员:谭宝泉

    副政委:白云峰(蒙古族12月离任)

    满都拉(蒙古族12月任职)

    参谋长:颜炳强(12月离任)

    徐建英(12月任职)

    政治部主任:田晋裕(12月任职)

     

    【概况】

    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理坐标东经111°59120°00,北纬42°32 46°41。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 098公里;西与乌兰察布盟交界;南与河北省毗邻;东与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相连。锡盟以高平原为主体,兼有多种地貌单元,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西部和北部地形平坦,东南部多低山丘陵,盆地错落其间,形成广阔的高原草场。平均海拔1 000米以上,最高峰是位于西乌珠穆沁旗境内的古如格苏乌拉峰,海拔1 957米。浑善达克沙地位于锡盟中部,属半固定沙漠,面积23 564平方公里。东西长约700多公里,南北宽500多公里,总面积202 580平方公里。其中草原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7.8%。可利用草场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占草原面积的90%。森林面积24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21%。锡盟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寒冷、风沙大、少雨。春季多风易干旱,夏季温凉雨不均,秋季凉爽霜雪早,冬季漫长冰雪茫。大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在0~3间,北部中蒙边境地区和灰腾梁一带年平均气温0以下,10月年平均气温-17以下,北部多在-20以下,部分地区-40以下,局部地区-45以下。全年除7月份外,日最低气温均可出现0以下。

    2002年,锡盟辖9个旗、1个县、2个市、2个开发区,有29个镇、75个苏木、13个乡、9个办事处,共有578个嘎查、309个村。14个旗县市(区)分别是:锡林浩特市、二连浩特市、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镶黄旗、正镶白旗、太仆寺旗、正蓝旗、多伦县、乌拉盖综合经济开发区、黑城子开发区。锡林浩特市是中共锡盟委员会、锡盟行政公署所在地,是锡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二连浩特市是中国重要陆路口岸,是通往蒙古国、独联体和东欧各国的大陆桥。年末全盟总人口93.3万人,增长1.6%,其中汉族人口61.3万人,增长1.8%;蒙古族人口28.2万人,增长1.4%;其他少数民族人口3.8万人,下降0.3%。全年出生人口10 939人,出生率11.8;死亡3 241人,死亡率3.5;自然增长7 698人,自然增长率8.3

     

    【水文水系】

    锡盟主要河流有20条,分为三大水系,分别是正蓝旗、多伦县境内的滦河水系,中部的呼尔查干淖尔水系,东北部的乌拉盖水系。乌拉盖河是锡盟最的大河,全长548公里,发源于东乌珠穆沁旗宝格达山,由东向西注入乌拉盖湖。锡林河发源于赤峰克什克腾旗,注入查干淖尔湖。锡盟有大小湖泊470余个,总面积500平方公里。

     

    【草场】

    锡林郭勒草原是中国四大草原内蒙古草原的主要天然草场,分为五大类,即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沙地植被和其它草场类。草甸草原,主要集中分布在锡盟东北部和东部地区,以低山丘陵、高平原与宽谷平原地形为主,是森林向草原的过度地段,总面积3 590万亩,占全盟草原面积的17%,优良牧草占草群的50%,是水草丰美的牧场。典型草原,主要分布于锡盟中部,是锡林郭勒草原的主体,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面积13 400万亩,占全盟草原的63%,地表水比较丰富,牧草质量好,优良牧草占50~60%。荒漠草原,位于锡盟西部,面积4 243万亩,占全盟草场面积的20%。荒漠草原是草原植被中旱生的类型,植物群落主要由旱生丛生小禾草组成,并混生小半灌木与葱属植物,适宜饲养羊和骆驼。沙地植被,主要分布在锡盟的西部和中南部地区,植被是发育在纯沙性母质土壤上的植物群落的组合,沙生系列植物为沙地植被的主体,伴有大量榆、柳、桦等灌木、半灌木林。沙地植被面积3 591万亩,占全盟草原面积的12.16%。

    全盟草场沙化、退化面积17 208.24万亩,占可利用草场26 748.35万亩的64.33%。全盟治理草场面积(草地改良)765.69万亩,2002年当年改良面积195.03万亩;多年生人工草地保留面积104.33万亩,是年完成31.87万亩,共计136.75万亩;飞播牧草保留面积111.75万亩,2002年完成25.0万亩,共计136.75万亩。全盟草地围栏1.12亿亩,新建4 127.8万亩。

     

    【矿产】

    锡盟煤炭已探明保有地质储量491.45亿吨,其中工业储量70.97亿吨,预测含煤区47处,预测储量1 883亿吨,其中预测可靠储量179亿吨。总储量中,褐煤占99%,长焰煤占0.29%,无烟煤占0.05%,气煤占0.17%,粘结煤占0.003%。部分褐煤中含希有金属锗。

    金属矿30余种,已探明储量的有铁、钨、铜、铅、锌、锡、金等17种,铬矿储量居全国第二。东乌珠穆沁旗发现的朝不楞多金属矿,国际上认定是一种铁同多种金属共生矿,被正式命名为"锡林郭勒矿"。钨、铋、铭矿储量居内蒙古自治区首位。

    非金属矿主要有碱、盐、云母、萤石、玛瑙、石膏等。查干淖尔碱矿储量6 238.2万吨,居全国之首。东乌珠穆沁旗额吉淖尔所产大青盐,是锡盟特有资源之一,已有近千年开采历史,年产盐10万余吨。

    石油埋藏分布较广,二连盆地油田穿越锡盟10个旗市,总面积10万平方公里,探明储量1亿吨,远景储量10亿吨。

     

    【野生动植物】

    锡盟野生种子植物1 200多种,分属91个科427个属。其中饲用植物671种,占全盟种子植物的51%,可栽培植物60多种,药用植物422种,油料植物50余种,树木18种。可供药用的野生植物中,产量较高的有黄芪、赤芍、麻黄、桔梗、黄芩、甘草、防风、知母、杏仁等。蒙古黄芪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药材。锡盟盛产的蘑菇、黄花、发菜、蕨菜驰名中外。

    锡盟有野生鸟类160余种,主要有白天鹅、大雁、黄鸭、喜鹊、斗鸡、百灵鸟、野鸡、沙鸡、苍鹰等。兽类100多种,主要有罕大犴、马鹿、狍子、猞猁、雪兔、艾虎、野猪、黄羊、狐狸、狼、旱獭、獾子等。

     

     

     

    【自然灾害】

    扬沙、沙尘暴灾害从1999~2002年扬沙、沙尘暴日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02年最强的有两次,3月19日至21日,瞬间最大风力8~10级,水平最低能见度0.0~0.7公里;4月6~8日,瞬间最大风力8~11级,水平最低能见度0.0~0.3公里(东乌珠穆沁旗、乌拉盖开发区除外),伴有小雪,48小时平均气温下降12~19。春季沙尘暴主要集中在3月15日至4月20日。据不完全统计,全盟造成的损失,牲畜死亡3万头(只)、损坏房屋1.2万余间、5 400多处棚圈严重受损,有近50万延长米网围栏倒塌,1.6万多眼人畜饮水井被风沙淹埋。交通、电力、电信、市政、广播电视等设施程度不同受损。特别是4月6日至8日的强沙尘暴有9人死亡。共计各类直接经济损失约7 500万元。

    阶段性干旱 高温灾害春末和夏季出现程度不同的阶段性干旱和高温。据农情统计,受旱农作物240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89%,减产粮食4 800万公斤、油料500万公斤。牧业受灾牲畜945.9万头(只),受灾草牧场18 473.4万亩,饮水困难14.13万人、牲畜454.35万头(只),受灾成灾人口36.48万人。

    洪涝灾害2002年夏季以对流不稳定降水为主,部分旗县的局部地区洪涝成灾。受灾农田11.5951万亩,成灾9.4551万亩,绝收4.1万亩。死亡牲畜2 391头(只),倒塌房屋537间、损坏2 798间,受灾人口3.3508万人,成灾人口2.9708万人,死亡1人。不含公共基础设施的损失,全盟洪涝灾害造成的各类直接经济损失近2 800万元。

    病虫害灾害由于高温干旱,5月中下旬全盟大部地区发生了蝗虫灾害,进入7月灾情加重。农作物病虫害、鼠害发生面积325万亩;草原蝗虫发生面积7 443万亩,其中严重发生区面积3 953万亩。蝗虫波及83个苏木(乡、镇),358个嘎查(村),受灾人口6.3万人,受灾牲畜346.37万头(只)。           

     

    【综合经济】

    2002年,锡盟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19 102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1 540万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24 885万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262 677万元,增长12.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9.6:39.4:31.0转变为28.3:39.7:32.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 737元,增长8.8%。社会劳动生产率19 272元/人,比上年提高12.8%。

    市场物价平稳运行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0%。其中城市上涨0.7%,农村上涨1.1%。分项目看,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4%;食品上涨1.0%(其中粮食上涨1.7%,肉禽及其制品上涨4.6%,蛋类上涨0.8%);交通通讯上涨0.7%;娱乐教育和文化用品上涨6.8%;居住上涨1.8%;衣着、医疗保健分别下降0.3%和2.1%。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下降0.2%。

    城乡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年末全盟从业人员425 036人,比上年下降2.4%,其中全盟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01 960人,下降1.4%;城镇个体私营从业人员59 400人,增长8.9%;乡村从业人员263 676人,下降5.0%。

    拓宽劳动就业渠道全盟劳动部门设立各类职业介绍机构51家,7 844人(次)通过职介机构实现了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4.18%。

    财政收入止降回升全盟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65 322万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7 640万元,增长4.0%。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4 588万元,增长4.0%,基金收入3 052万元,增长4.0%。上划党中央"两税"收入23 943万元,下降6.4%。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08 840万元,增长19.7%。地方一般预算支出206 925万元,增长19.8%。其中基本建设支出66 846万元,增长36.6%,行政管理费支出27 321万元,增长12.8%,社会保障补助支出7 858万元,增长69.7%,农林水气象等事业费支出12 245万元,增长45.6%。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草场退化、沙化严重,生态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农牧业经营方式仍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业化程度低;工业经济总量过小,支柱和骨干企业数量小,地方企业形不成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企业群体;城镇化水平低,吸纳人口和生产要素的能力不足,缺乏连接广大农牧区的产业链,农牧民增收困难较大;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还比较低,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社会经济秩序有待进一步整治和规范。

     

    【畜牧业】

    2002年,锡盟继续压缩牲畜头数,改良畜群结构,畜牧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1 527.7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减少90.9万头(只),其中大牲畜和羊总头数1 521.7万头(只),同比减少88.9万头(只)。大牲畜和羊总增率35.6%,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繁成率84.1%,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死亡率1.1%,比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大牲畜和羊的良种及改良种牲畜944.1万头(只),良改比重为62.0%,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年末牲畜存栏959.9万头(只),其中大牲畜和羊存栏954.3万头(只),较上年增加55.4万头(只)。年内大牲畜和羊出栏612.9万头(只),比上年减少117.9万头(只),下降16.1%;出栏率68.2%,比上年下降3.6个百分点;商品率为101.6%,下降25.5个百分点。肉类总产量14.1万吨,下降23.7%;奶类产量11.3万吨,下降9.9%;羊绒毛产量12 869吨,下降7.2%;皮张产量为598.9万张,下降23.6%。

     

    【农林渔业】

    2002年,随着锡盟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农作物总播面积290.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其它作物种植面积分别为99.3万亩、53.1万亩和138.2万亩,种植结构由上年的28.4:16.5:55.1调整为2002年的34.2:18.3:47.5。全年粮食产量10.2万吨,比上年增长86.0%,其中小麦1.5万吨,下降8.4%,玉米4.1万吨,增长5.1倍。马铃薯(薯折粮)4.1万吨,增长46.5%。油料947万公斤,增长86.0%,蔬菜瓜类72.9万吨,增长14.3%。

    全年造林面积56 387公顷,比上年增长1.4倍。其中人工造林37 680公顷,增长2.3倍;飞播造林面积18 707公顷,增长63.2%。新育苗面积353公顷,增长61.9%。零星植树95万株,增长14.5%。

    渔业生产下降。全年水产品产量1 431吨,比上年下降0.4%。

    年末全盟农牧业机械总动力62.4万千瓦,比上年提高0.3%;机耕地面积246.5万亩,比上年减少15.1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1.8万亩,增长34.0%;农村牧区用电量2 821.6万千瓦时,增长4.0%;化肥施用量(折纯)7 687吨,比上年下降23.7%。

     

    【工业 建筑业】

    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22 227万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69 666万元,同比增长6.6%;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2 561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中型企业3户,完成工业增加值108 339万元,小型企业131户,完成工业增加值61 327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1 175万元,重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8 491万元。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6.8%,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28 692.6万元,其中盈亏相抵后净利润7 560.8万元,应缴税金21 131.8万元;亏损企业15户,亏损面11.2%,亏损总额465.1万元,同比减少1 100.2万元。

    全盟建筑业增加值完成102 658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2.7%。全盟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26个,实现利税912万元。全年施工工程125个,各类房屋施工面积43.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1.4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8.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8.2万平方米。建筑业生产稳定增长,企业效益明显改善。

     

    【固定资产投资】

    在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大内需政策的拉动下,固定资产投资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7 226万元,比上年增长29.0%。其中地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5 778万元,比上年增长31.4%。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完成208 633万元,增长10.3%;城镇居民个人投资21 021万元,增长1.1倍;其他经济类型完成77 572万元,增长1.4倍。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212 005万元,增长13.0%;更新改造投资23 259万元,增长2.3倍;房地产开发投资28 903万元,增长62.7%,其它投资43 059万元,增长65.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2 243万元,增长34.3%;第二产业完成80 351万元,增长51.0%;第三产业完成184 632万元,增长17.0%。投资重点进一步向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电力和工业技术改造方面倾斜。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农林牧渔水利投资47 795万元,增长32.6%;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4 925万元,增长19.1%;电力投资27 196万元,增长5.1倍;以基建和技改为重点的工业投资49 072万元,增长31.0%。投资结构进一步转变。

    全年有54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17个重点项目竣工,全年总投资24.3亿元。锡桑铁路、锡林浩特机场飞行区改扩建、207国道、101、304省道改造等项目全部如期竣工,蒙西电网至白旗220千伏、乌里雅斯太至朝不楞多金属矿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相继投入运行,二期农网改造工程进展顺利。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突破。

    全盟建成投产项目210个,项目建成投产率71.2%,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新增固定资产239 892万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78.1%,比上年提高9.7个百分点。新增生产能力主要有:新改建公路670公里,原油开采8万吨,学校建筑面积58 923平方米,学生席位12 400个。投资效益明显提高。

     

    【交通 邮电业】

    全年交通邮电完成增加值45 297万元,增长14.0%。公路货运周转量101 36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9%;公路客运周转量96 47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6.7%。公路里程7 498公里,新增266公里。其中黑色路面2 636公里,新增709公里。锡林浩特市至正镶白旗、锡林浩特市至呼和浩特铁路客货运输开通。锡盟交通客货需求平衡增长,邮电通信持续快速发展。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完成32 746万元,增长15.1%,其中电信业务总量完成29 833万元,增长18.3%,邮政业务总量完成2 913万元,下降10.1%。电话用户总数167 009户,同比增长22.9%,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32 657户,乡村电话34 352户。公用电话点7 716个。固定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2 160万元。移动电话用户121 275户,同比增长86.6%。移动电信业务量累计14 532万元,同比增长23.8%。联通业务收入完成3 375万元,增长53.4%。电话普及率(包括固定和移动电话)31部/百人。全年函件300.1万件,下降29.9%;特快专递4.6万件,增长4.5%。邮政业务总量完成2 913万元,比上年下降10.1%。年末互联网用户15 640户,比上年增长1.4倍,其中注册拨号用户7 189户,非注册拨号用户8 400户,专线用户51户。

     

    【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3亿元,比上年增长11.0%,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1.3%。按行业分:批零贸易业25.0亿元,同比增长11.4%;餐饮业2.7亿元,增长13.0%;制造业1.8亿元,增长8.4%;农业生产2.5亿元,增长7.4%;其它完成0.3亿元,增长8.6%。按地区分:城镇零售额26.4亿元,增长11.4%;农村牧区零售额5.9亿元,增长9.1%。全盟消费品市场活跃,物价平稳。

     

    【对外贸易】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5 75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出口总额12 984万美元,增长10.1%,进口总额22 774万美元,下降0.1%。在出口中,二连浩特边境贸易出口12 519万美元,盟内出口465万美元。锡盟对外贸易明显好转。引进盟外资金81 036万元,同比增长29.2%;直接利用国外资金868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4.3%。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草原旅游业】

    全盟共接待游客66.8万人(次),增长10.0%,其中国内游客42.8万人(次),增长15.6%,海外游客24.0万人(次),增长1.3%。国内旅游收入4 872万元,比上年增长15.0%,创汇8 238万美元,同比增长20.6%。

     

     

     

    【环境保护 围封转移】

    全盟拥有环境监测站4个,自然保护区8个,自然保护面积19 251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保护区1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个,盟级自然保护区1个,旗县级自然保护区4个。烟尘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治理采暖锅炉108台、生产锅炉11台、茶浴锅炉94台、营业性大灶460台,治理区完成率79%。草原生态建设和防沙治沙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在102个嘎查和2 657万亩草场进行春季休牧试点,675万亩和267万亩草场分别实行了禁牧和轮牧。建设生态防护体系6万亩,完成退耕还林25万亩,配套荒山荒地造林25万亩,治理方式不断改进,建设质量有所提高。全盟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2002年,全盟545万亩草场实行禁牧,2 657万亩草场实行休牧,281万亩草场推行划区轮牧,对238.2万亩生态移民迁出户和123.34万亩异地搬迁户的草场进行了围封。选定1.4万亩返青较差或未返青的草场,开展免耕补播施肥恢复植被试验示范,积极探索草地改良的可行性措施。

    当年全盟共治理沙区214.01万亩,超额完成了212.33万亩的计划任务。其中林业项目完成75.21万亩,草地治理完成123.95万亩,完成水源工程894处,节水灌溉462处,小流域治理14.85万亩。不断加快"四带"和"十二基点"建设速度。"四带"规划建设1 483公里、326万亩,当年共完成916.7公里、147.6万亩。"十二基点"2002年禁牧107.1万亩,其中围封面积34.9万亩,生态林建设5.982万亩。

    2002年全盟共实施移民3 430户、14 691人。其中生态移民1 857户、8 591人,完成计划任务的100.7%,迁入区建移民住宅6.74万平方米,建牧畜暖棚7.69万平方米;异地搬迁移民方式共实施移民1 573户、6 100人,移民迁入区建移民住宅5.39万平方米,建牲畜暖棚4.5万平方米。

     

     

    【金融 保险业】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7.2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企业存款12.1亿元,增长21.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9.3亿元,增长14.1%。年末全盟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9.8亿元,增长21.9%。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23 822万元,增长13.4%;中期流动资金贷款余额11 337万元,下降42.4%;中长期贷款余额161 345万元,增长49.1%。特别是居民个人贷款增长较快,居民个人中长期贷款余额完成74 956万元,增加25 866万元,增长52.7%,占同期各项新增贷款总额的36.4%。全年银行现金收入205.4亿元,银行现金支出222.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1%和26.7%,收支相抵后,货币净投放17.0亿元,同比增长21.9%。

    保险机构全年保费收入11 498万元,比上年增长26.0%。其中人身保险费收入7 770万元,增长39.0%;财产保险费收入3 728万元,增长5.4%。全年理赔保额2 184万元,下降15.5%,其中人身险赔款总额441万元,增长16.1%,财产险赔款1 743万元,下降21.0%。

     

    【科学技术】

    全盟有7项科研成果通过盟级以上正式鉴定验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承担自治区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8项。全年签订技术合同544份,技术承包项目58项,成交额3 545.3万元,技术交易额253.4万元。

     

    【教育】

    全盟大专院校2所,招生人数681人,毕业生829人,年末在校学生1 982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生818人(蒙古族775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4所,其中函授部1个,在校生99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生36人(蒙古族20人)。毕业生658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4所,招生人数523人,毕业生610人,在校生2 172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生1 365人(蒙古族1 290人);普通中学57所,在校生55 258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生25 144人(蒙古族22 683人);职业中学19所,在校生12 591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生3 783人,全部是蒙古族;小学225所,教学点153个,在校生73 990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生26 301人(蒙古族23 498人)。全盟适龄儿童入学率98.8%。锡盟教育事业在改革调整中快速发展,少数民族教育进一步得到加强。是年普通中小学新增校舍53 119平方米,危房比例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图书馆藏书量小学达到86.1万册,普通中学达到65.4万册。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文化】

    全盟继续实施“锡林郭勒新世纪文化体育工程”,全面加强了基层文化体育建设,嘎查村文化室已基本普及。文化活动进一步活跃,盟内共举办大型文化活动20次。全盟12支艺术表演团体创排新节目13台,其中盟民族歌舞团排演2台。送文艺下乡演出478场,观众18.5万人(次)。城镇电影放映823场,收入5万余元,城乡流动电影放映队下乡放映2 105场,其中科教片1 455场。盟旗两级文化单位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6次,其中送书7 400册。全盟拥有各类文化事业机构175个,公共图书馆12个,藏书28.5万册;文化站113个。调频发射台81座,无线广播覆盖率87.9%;卫星地面接收站台6 461座(含个体),电视发射差转台194座,有线广播电视站12座,有线电视入户4.4万户,电视覆盖率90.16%。《锡林郭勒日报》汉文版日发行量8 495份,蒙文版3 505份;《锡林郭勒日报·草原都市》(周刊)发行量625份。

     

    【卫生】

    年末全盟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 275人,卫生机构201个,其中医院36所;农村牧区卫生院127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4个;妇幼保健机构13个;专科疾病防治院1所。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病床2 828张,其中医院拥有病床1 872张;农村牧区卫生院拥有床位664张。

     

    【体育】

    全盟拥有普通业余体校2所,在校学生 260人,专职教练员11名,开设国际式摔跤、柔道、射击等6个体育项目。全年举办盟旗级各类竞赛14次,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人数1 800人(次);农牧区体育活动800余次;《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施行面100%,达标率96.0%。年内锡盟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获1块金牌、1块铜牌,代表自治区参加全国体育大会获4块金牌、2块银牌、1块铜牌,参加其它全国比赛3次,获4块金牌、5块银牌、6块铜牌;参加全区十运会和第五届民运会比赛共获24.5块金牌、6块银牌、9块铜牌。

     

    【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5 300元,比上年增加355元,增长7.2%;农牧民人均纯收1 940元,增加72元,增长3.9%。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4 657元,增长16.2%;农牧民人均生活费支出2 132元,增长2.4%,其中现金支出1 691元,下降1.2%。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7%和39.9%。城乡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城镇居民均拥有住房使用面积20.7平方米;农牧民人均住房面积15.3平方米。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

     

    【社会福利事业】

    全盟各类社会福利院14个,拥有床位395张;精神病院1所,床位100张,15个院所共收养人数238人。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5 158人,得到临时救济人数62 154人,定期救济2 005人,其他救济634人。

     

    【社会保障制度】

    全盟加大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行力度,失业保险金、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情况较好。全盟失业保障金发放2 313人(次),下降31.2%,发放金额338.8万元,比上年下降72.6%,发放城镇基本生活保障费1 034.4万元,比上年增长9.7倍。年末全盟有88 463名在职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比上年增长2.2%;30 857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增长13.6%。

     

     【模范人物】

    王存利锡林郭勒煤矿采煤五队队长。2002年荣获全国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

    廷·巴特尔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苏木萨茹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 2002年,中共洪格尔高勒苏木党委、中共阿巴嘎旗党委、中共锡盟委、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陆续作出决定,号召广泛开展向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基层干部的楷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实践者廷·巴特尔同志学习活动,为弘扬草原之子廷·巴特尔同志的崇高精神风范,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联合组织的"廷·巴特尔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天津、上海、宁夏、内蒙古等地进行巡回报告,党中央新闻媒体也进行广泛报道,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2002年底,廷·巴特尔同志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孙太元、张瑞祥、李志军、乌达巴拉、荆长风、周丽萍、斯日古楞)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锡林郭勒盟
  • 【党政军领导名录】

     

      记:(蒙古族)

    副书记:

      和(蒙古族)

     

    王中和

      员:邓月楼(蒙古族)

    关晋恒(9月离任)

    其木格(女蒙古族)

    王志远

    柳学军

    杨飞云

    田学臣(2月任职)

     

      任:王  永(蒙古族1月离任)

    张雁卿(1月任职)

    副主任:赛音朝克图(蒙古族)

    额日和穆(蒙古族1月任职)

    那顺巴雅尔(蒙古族1月任职)

     

      长:

    副盟长:苏  和(蒙古族)

    柳学军

     

    包智勇(蒙古族)

    范金星

    阿迪雅(蒙古族3月任职)

    其其格(女蒙古族3月任职)

    李德碌(6月任职)

    吴久冰(9月任职)

     

      席:任钦那木吉拉(蒙古族3月离任)

    朝伦巴特尔(蒙古族3月任职)

    副主席:胡斯来(蒙古族3月离任)

    阿格旺(蒙古族3月任职)

    高·拉希扎布(蒙古族)

    李·巴特尔(蒙古族)

    于广开(3月离任)

    康丙英(3月离任)

      桩(蒙古族3月任职)

    姜树文(3月任职)

    敖小孟(蒙古族3月任职)

    政法委

      记:王志远

     

      长:闫世儒(蒙古族)

    检察院

    检察长:阿尔斯楞(蒙古族)

    军分区

    司令员:关晋恒(9月离任)

      增(9月任职)

      委:王战国

    副司令员:谭宝泉

    副政委:白云峰(蒙古族12月离任)

    满都拉(蒙古族12月任职)

    参谋长:颜炳强(12月离任)

    徐建英(12月任职)

    政治部主任:田晋裕(12月任职)

     

    【概况】

    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理坐标东经111°59120°00,北纬42°32 46°41。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 098公里;西与乌兰察布盟交界;南与河北省毗邻;东与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相连。锡盟以高平原为主体,兼有多种地貌单元,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西部和北部地形平坦,东南部多低山丘陵,盆地错落其间,形成广阔的高原草场。平均海拔1 000米以上,最高峰是位于西乌珠穆沁旗境内的古如格苏乌拉峰,海拔1 957米。浑善达克沙地位于锡盟中部,属半固定沙漠,面积23 564平方公里。东西长约700多公里,南北宽500多公里,总面积202 580平方公里。其中草原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7.8%。可利用草场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占草原面积的90%。森林面积24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21%。锡盟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寒冷、风沙大、少雨。春季多风易干旱,夏季温凉雨不均,秋季凉爽霜雪早,冬季漫长冰雪茫。大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在0~3间,北部中蒙边境地区和灰腾梁一带年平均气温0以下,10月年平均气温-17以下,北部多在-20以下,部分地区-40以下,局部地区-45以下。全年除7月份外,日最低气温均可出现0以下。

    2002年,锡盟辖9个旗、1个县、2个市、2个开发区,有29个镇、75个苏木、13个乡、9个办事处,共有578个嘎查、309个村。14个旗县市(区)分别是:锡林浩特市、二连浩特市、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镶黄旗、正镶白旗、太仆寺旗、正蓝旗、多伦县、乌拉盖综合经济开发区、黑城子开发区。锡林浩特市是中共锡盟委员会、锡盟行政公署所在地,是锡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二连浩特市是中国重要陆路口岸,是通往蒙古国、独联体和东欧各国的大陆桥。年末全盟总人口93.3万人,增长1.6%,其中汉族人口61.3万人,增长1.8%;蒙古族人口28.2万人,增长1.4%;其他少数民族人口3.8万人,下降0.3%。全年出生人口10 939人,出生率11.8;死亡3 241人,死亡率3.5;自然增长7 698人,自然增长率8.3

     

    【水文水系】

    锡盟主要河流有20条,分为三大水系,分别是正蓝旗、多伦县境内的滦河水系,中部的呼尔查干淖尔水系,东北部的乌拉盖水系。乌拉盖河是锡盟最的大河,全长548公里,发源于东乌珠穆沁旗宝格达山,由东向西注入乌拉盖湖。锡林河发源于赤峰克什克腾旗,注入查干淖尔湖。锡盟有大小湖泊470余个,总面积500平方公里。

     

    【草场】

    锡林郭勒草原是中国四大草原内蒙古草原的主要天然草场,分为五大类,即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沙地植被和其它草场类。草甸草原,主要集中分布在锡盟东北部和东部地区,以低山丘陵、高平原与宽谷平原地形为主,是森林向草原的过度地段,总面积3 590万亩,占全盟草原面积的17%,优良牧草占草群的50%,是水草丰美的牧场。典型草原,主要分布于锡盟中部,是锡林郭勒草原的主体,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面积13 400万亩,占全盟草原的63%,地表水比较丰富,牧草质量好,优良牧草占50~60%。荒漠草原,位于锡盟西部,面积4 243万亩,占全盟草场面积的20%。荒漠草原是草原植被中旱生的类型,植物群落主要由旱生丛生小禾草组成,并混生小半灌木与葱属植物,适宜饲养羊和骆驼。沙地植被,主要分布在锡盟的西部和中南部地区,植被是发育在纯沙性母质土壤上的植物群落的组合,沙生系列植物为沙地植被的主体,伴有大量榆、柳、桦等灌木、半灌木林。沙地植被面积3 591万亩,占全盟草原面积的12.16%。

    全盟草场沙化、退化面积17 208.24万亩,占可利用草场26 748.35万亩的64.33%。全盟治理草场面积(草地改良)765.69万亩,2002年当年改良面积195.03万亩;多年生人工草地保留面积104.33万亩,是年完成31.87万亩,共计136.75万亩;飞播牧草保留面积111.75万亩,2002年完成25.0万亩,共计136.75万亩。全盟草地围栏1.12亿亩,新建4 127.8万亩。

     

    【矿产】

    锡盟煤炭已探明保有地质储量491.45亿吨,其中工业储量70.97亿吨,预测含煤区47处,预测储量1 883亿吨,其中预测可靠储量179亿吨。总储量中,褐煤占99%,长焰煤占0.29%,无烟煤占0.05%,气煤占0.17%,粘结煤占0.003%。部分褐煤中含希有金属锗。

    金属矿30余种,已探明储量的有铁、钨、铜、铅、锌、锡、金等17种,铬矿储量居全国第二。东乌珠穆沁旗发现的朝不楞多金属矿,国际上认定是一种铁同多种金属共生矿,被正式命名为"锡林郭勒矿"。钨、铋、铭矿储量居内蒙古自治区首位。

    非金属矿主要有碱、盐、云母、萤石、玛瑙、石膏等。查干淖尔碱矿储量6 238.2万吨,居全国之首。东乌珠穆沁旗额吉淖尔所产大青盐,是锡盟特有资源之一,已有近千年开采历史,年产盐10万余吨。

    石油埋藏分布较广,二连盆地油田穿越锡盟10个旗市,总面积10万平方公里,探明储量1亿吨,远景储量10亿吨。

     

    【野生动植物】

    锡盟野生种子植物1 200多种,分属91个科427个属。其中饲用植物671种,占全盟种子植物的51%,可栽培植物60多种,药用植物422种,油料植物50余种,树木18种。可供药用的野生植物中,产量较高的有黄芪、赤芍、麻黄、桔梗、黄芩、甘草、防风、知母、杏仁等。蒙古黄芪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药材。锡盟盛产的蘑菇、黄花、发菜、蕨菜驰名中外。

    锡盟有野生鸟类160余种,主要有白天鹅、大雁、黄鸭、喜鹊、斗鸡、百灵鸟、野鸡、沙鸡、苍鹰等。兽类100多种,主要有罕大犴、马鹿、狍子、猞猁、雪兔、艾虎、野猪、黄羊、狐狸、狼、旱獭、獾子等。

     

     

     

    【自然灾害】

    扬沙、沙尘暴灾害从1999~2002年扬沙、沙尘暴日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02年最强的有两次,3月19日至21日,瞬间最大风力8~10级,水平最低能见度0.0~0.7公里;4月6~8日,瞬间最大风力8~11级,水平最低能见度0.0~0.3公里(东乌珠穆沁旗、乌拉盖开发区除外),伴有小雪,48小时平均气温下降12~19。春季沙尘暴主要集中在3月15日至4月20日。据不完全统计,全盟造成的损失,牲畜死亡3万头(只)、损坏房屋1.2万余间、5 400多处棚圈严重受损,有近50万延长米网围栏倒塌,1.6万多眼人畜饮水井被风沙淹埋。交通、电力、电信、市政、广播电视等设施程度不同受损。特别是4月6日至8日的强沙尘暴有9人死亡。共计各类直接经济损失约7 500万元。

    阶段性干旱 高温灾害春末和夏季出现程度不同的阶段性干旱和高温。据农情统计,受旱农作物240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89%,减产粮食4 800万公斤、油料500万公斤。牧业受灾牲畜945.9万头(只),受灾草牧场18 473.4万亩,饮水困难14.13万人、牲畜454.35万头(只),受灾成灾人口36.48万人。

    洪涝灾害2002年夏季以对流不稳定降水为主,部分旗县的局部地区洪涝成灾。受灾农田11.5951万亩,成灾9.4551万亩,绝收4.1万亩。死亡牲畜2 391头(只),倒塌房屋537间、损坏2 798间,受灾人口3.3508万人,成灾人口2.9708万人,死亡1人。不含公共基础设施的损失,全盟洪涝灾害造成的各类直接经济损失近2 800万元。

    病虫害灾害由于高温干旱,5月中下旬全盟大部地区发生了蝗虫灾害,进入7月灾情加重。农作物病虫害、鼠害发生面积325万亩;草原蝗虫发生面积7 443万亩,其中严重发生区面积3 953万亩。蝗虫波及83个苏木(乡、镇),358个嘎查(村),受灾人口6.3万人,受灾牲畜346.37万头(只)。           

     

    【综合经济】

    2002年,锡盟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19 102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1 540万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24 885万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262 677万元,增长12.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9.6:39.4:31.0转变为28.3:39.7:32.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 737元,增长8.8%。社会劳动生产率19 272元/人,比上年提高12.8%。

    市场物价平稳运行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0%。其中城市上涨0.7%,农村上涨1.1%。分项目看,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4%;食品上涨1.0%(其中粮食上涨1.7%,肉禽及其制品上涨4.6%,蛋类上涨0.8%);交通通讯上涨0.7%;娱乐教育和文化用品上涨6.8%;居住上涨1.8%;衣着、医疗保健分别下降0.3%和2.1%。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下降0.2%。

    城乡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年末全盟从业人员425 036人,比上年下降2.4%,其中全盟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01 960人,下降1.4%;城镇个体私营从业人员59 400人,增长8.9%;乡村从业人员263 676人,下降5.0%。

    拓宽劳动就业渠道全盟劳动部门设立各类职业介绍机构51家,7 844人(次)通过职介机构实现了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4.18%。

    财政收入止降回升全盟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65 322万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7 640万元,增长4.0%。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4 588万元,增长4.0%,基金收入3 052万元,增长4.0%。上划党中央"两税"收入23 943万元,下降6.4%。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08 840万元,增长19.7%。地方一般预算支出206 925万元,增长19.8%。其中基本建设支出66 846万元,增长36.6%,行政管理费支出27 321万元,增长12.8%,社会保障补助支出7 858万元,增长69.7%,农林水气象等事业费支出12 245万元,增长45.6%。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草场退化、沙化严重,生态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农牧业经营方式仍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业化程度低;工业经济总量过小,支柱和骨干企业数量小,地方企业形不成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企业群体;城镇化水平低,吸纳人口和生产要素的能力不足,缺乏连接广大农牧区的产业链,农牧民增收困难较大;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还比较低,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社会经济秩序有待进一步整治和规范。

     

    【畜牧业】

    2002年,锡盟继续压缩牲畜头数,改良畜群结构,畜牧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1 527.7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减少90.9万头(只),其中大牲畜和羊总头数1 521.7万头(只),同比减少88.9万头(只)。大牲畜和羊总增率35.6%,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繁成率84.1%,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死亡率1.1%,比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大牲畜和羊的良种及改良种牲畜944.1万头(只),良改比重为62.0%,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年末牲畜存栏959.9万头(只),其中大牲畜和羊存栏954.3万头(只),较上年增加55.4万头(只)。年内大牲畜和羊出栏612.9万头(只),比上年减少117.9万头(只),下降16.1%;出栏率68.2%,比上年下降3.6个百分点;商品率为101.6%,下降25.5个百分点。肉类总产量14.1万吨,下降23.7%;奶类产量11.3万吨,下降9.9%;羊绒毛产量12 869吨,下降7.2%;皮张产量为598.9万张,下降23.6%。

     

    【农林渔业】

    2002年,随着锡盟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农作物总播面积290.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其它作物种植面积分别为99.3万亩、53.1万亩和138.2万亩,种植结构由上年的28.4:16.5:55.1调整为2002年的34.2:18.3:47.5。全年粮食产量10.2万吨,比上年增长86.0%,其中小麦1.5万吨,下降8.4%,玉米4.1万吨,增长5.1倍。马铃薯(薯折粮)4.1万吨,增长46.5%。油料947万公斤,增长86.0%,蔬菜瓜类72.9万吨,增长14.3%。

    全年造林面积56 387公顷,比上年增长1.4倍。其中人工造林37 680公顷,增长2.3倍;飞播造林面积18 707公顷,增长63.2%。新育苗面积353公顷,增长61.9%。零星植树95万株,增长14.5%。

    渔业生产下降。全年水产品产量1 431吨,比上年下降0.4%。

    年末全盟农牧业机械总动力62.4万千瓦,比上年提高0.3%;机耕地面积246.5万亩,比上年减少15.1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1.8万亩,增长34.0%;农村牧区用电量2 821.6万千瓦时,增长4.0%;化肥施用量(折纯)7 687吨,比上年下降23.7%。

     

    【工业 建筑业】

    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22 227万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69 666万元,同比增长6.6%;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2 561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中型企业3户,完成工业增加值108 339万元,小型企业131户,完成工业增加值61 327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1 175万元,重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8 491万元。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6.8%,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28 692.6万元,其中盈亏相抵后净利润7 560.8万元,应缴税金21 131.8万元;亏损企业15户,亏损面11.2%,亏损总额465.1万元,同比减少1 100.2万元。

    全盟建筑业增加值完成102 658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2.7%。全盟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26个,实现利税912万元。全年施工工程125个,各类房屋施工面积43.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1.4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8.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8.2万平方米。建筑业生产稳定增长,企业效益明显改善。

     

    【固定资产投资】

    在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大内需政策的拉动下,固定资产投资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7 226万元,比上年增长29.0%。其中地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5 778万元,比上年增长31.4%。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完成208 633万元,增长10.3%;城镇居民个人投资21 021万元,增长1.1倍;其他经济类型完成77 572万元,增长1.4倍。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212 005万元,增长13.0%;更新改造投资23 259万元,增长2.3倍;房地产开发投资28 903万元,增长62.7%,其它投资43 059万元,增长65.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2 243万元,增长34.3%;第二产业完成80 351万元,增长51.0%;第三产业完成184 632万元,增长17.0%。投资重点进一步向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电力和工业技术改造方面倾斜。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农林牧渔水利投资47 795万元,增长32.6%;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4 925万元,增长19.1%;电力投资27 196万元,增长5.1倍;以基建和技改为重点的工业投资49 072万元,增长31.0%。投资结构进一步转变。

    全年有54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17个重点项目竣工,全年总投资24.3亿元。锡桑铁路、锡林浩特机场飞行区改扩建、207国道、101、304省道改造等项目全部如期竣工,蒙西电网至白旗220千伏、乌里雅斯太至朝不楞多金属矿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相继投入运行,二期农网改造工程进展顺利。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突破。

    全盟建成投产项目210个,项目建成投产率71.2%,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新增固定资产239 892万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78.1%,比上年提高9.7个百分点。新增生产能力主要有:新改建公路670公里,原油开采8万吨,学校建筑面积58 923平方米,学生席位12 400个。投资效益明显提高。

     

    【交通 邮电业】

    全年交通邮电完成增加值45 297万元,增长14.0%。公路货运周转量101 36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9%;公路客运周转量96 47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6.7%。公路里程7 498公里,新增266公里。其中黑色路面2 636公里,新增709公里。锡林浩特市至正镶白旗、锡林浩特市至呼和浩特铁路客货运输开通。锡盟交通客货需求平衡增长,邮电通信持续快速发展。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完成32 746万元,增长15.1%,其中电信业务总量完成29 833万元,增长18.3%,邮政业务总量完成2 913万元,下降10.1%。电话用户总数167 009户,同比增长22.9%,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32 657户,乡村电话34 352户。公用电话点7 716个。固定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2 160万元。移动电话用户121 275户,同比增长86.6%。移动电信业务量累计14 532万元,同比增长23.8%。联通业务收入完成3 375万元,增长53.4%。电话普及率(包括固定和移动电话)31部/百人。全年函件300.1万件,下降29.9%;特快专递4.6万件,增长4.5%。邮政业务总量完成2 913万元,比上年下降10.1%。年末互联网用户15 640户,比上年增长1.4倍,其中注册拨号用户7 189户,非注册拨号用户8 400户,专线用户51户。

     

    【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3亿元,比上年增长11.0%,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1.3%。按行业分:批零贸易业25.0亿元,同比增长11.4%;餐饮业2.7亿元,增长13.0%;制造业1.8亿元,增长8.4%;农业生产2.5亿元,增长7.4%;其它完成0.3亿元,增长8.6%。按地区分:城镇零售额26.4亿元,增长11.4%;农村牧区零售额5.9亿元,增长9.1%。全盟消费品市场活跃,物价平稳。

     

    【对外贸易】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5 75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出口总额12 984万美元,增长10.1%,进口总额22 774万美元,下降0.1%。在出口中,二连浩特边境贸易出口12 519万美元,盟内出口465万美元。锡盟对外贸易明显好转。引进盟外资金81 036万元,同比增长29.2%;直接利用国外资金868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4.3%。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草原旅游业】

    全盟共接待游客66.8万人(次),增长10.0%,其中国内游客42.8万人(次),增长15.6%,海外游客24.0万人(次),增长1.3%。国内旅游收入4 872万元,比上年增长15.0%,创汇8 238万美元,同比增长20.6%。

     

     

     

    【环境保护 围封转移】

    全盟拥有环境监测站4个,自然保护区8个,自然保护面积19 251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保护区1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个,盟级自然保护区1个,旗县级自然保护区4个。烟尘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治理采暖锅炉108台、生产锅炉11台、茶浴锅炉94台、营业性大灶460台,治理区完成率79%。草原生态建设和防沙治沙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在102个嘎查和2 657万亩草场进行春季休牧试点,675万亩和267万亩草场分别实行了禁牧和轮牧。建设生态防护体系6万亩,完成退耕还林25万亩,配套荒山荒地造林25万亩,治理方式不断改进,建设质量有所提高。全盟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2002年,全盟545万亩草场实行禁牧,2 657万亩草场实行休牧,281万亩草场推行划区轮牧,对238.2万亩生态移民迁出户和123.34万亩异地搬迁户的草场进行了围封。选定1.4万亩返青较差或未返青的草场,开展免耕补播施肥恢复植被试验示范,积极探索草地改良的可行性措施。

    当年全盟共治理沙区214.01万亩,超额完成了212.33万亩的计划任务。其中林业项目完成75.21万亩,草地治理完成123.95万亩,完成水源工程894处,节水灌溉462处,小流域治理14.85万亩。不断加快"四带"和"十二基点"建设速度。"四带"规划建设1 483公里、326万亩,当年共完成916.7公里、147.6万亩。"十二基点"2002年禁牧107.1万亩,其中围封面积34.9万亩,生态林建设5.982万亩。

    2002年全盟共实施移民3 430户、14 691人。其中生态移民1 857户、8 591人,完成计划任务的100.7%,迁入区建移民住宅6.74万平方米,建牧畜暖棚7.69万平方米;异地搬迁移民方式共实施移民1 573户、6 100人,移民迁入区建移民住宅5.39万平方米,建牲畜暖棚4.5万平方米。

     

     

    【金融 保险业】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7.2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企业存款12.1亿元,增长21.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9.3亿元,增长14.1%。年末全盟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9.8亿元,增长21.9%。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23 822万元,增长13.4%;中期流动资金贷款余额11 337万元,下降42.4%;中长期贷款余额161 345万元,增长49.1%。特别是居民个人贷款增长较快,居民个人中长期贷款余额完成74 956万元,增加25 866万元,增长52.7%,占同期各项新增贷款总额的36.4%。全年银行现金收入205.4亿元,银行现金支出222.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1%和26.7%,收支相抵后,货币净投放17.0亿元,同比增长21.9%。

    保险机构全年保费收入11 498万元,比上年增长26.0%。其中人身保险费收入7 770万元,增长39.0%;财产保险费收入3 728万元,增长5.4%。全年理赔保额2 184万元,下降15.5%,其中人身险赔款总额441万元,增长16.1%,财产险赔款1 743万元,下降21.0%。

     

    【科学技术】

    全盟有7项科研成果通过盟级以上正式鉴定验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承担自治区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8项。全年签订技术合同544份,技术承包项目58项,成交额3 545.3万元,技术交易额253.4万元。

     

    【教育】

    全盟大专院校2所,招生人数681人,毕业生829人,年末在校学生1 982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生818人(蒙古族775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4所,其中函授部1个,在校生99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生36人(蒙古族20人)。毕业生658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4所,招生人数523人,毕业生610人,在校生2 172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生1 365人(蒙古族1 290人);普通中学57所,在校生55 258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生25 144人(蒙古族22 683人);职业中学19所,在校生12 591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生3 783人,全部是蒙古族;小学225所,教学点153个,在校生73 990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生26 301人(蒙古族23 498人)。全盟适龄儿童入学率98.8%。锡盟教育事业在改革调整中快速发展,少数民族教育进一步得到加强。是年普通中小学新增校舍53 119平方米,危房比例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图书馆藏书量小学达到86.1万册,普通中学达到65.4万册。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文化】

    全盟继续实施“锡林郭勒新世纪文化体育工程”,全面加强了基层文化体育建设,嘎查村文化室已基本普及。文化活动进一步活跃,盟内共举办大型文化活动20次。全盟12支艺术表演团体创排新节目13台,其中盟民族歌舞团排演2台。送文艺下乡演出478场,观众18.5万人(次)。城镇电影放映823场,收入5万余元,城乡流动电影放映队下乡放映2 105场,其中科教片1 455场。盟旗两级文化单位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6次,其中送书7 400册。全盟拥有各类文化事业机构175个,公共图书馆12个,藏书28.5万册;文化站113个。调频发射台81座,无线广播覆盖率87.9%;卫星地面接收站台6 461座(含个体),电视发射差转台194座,有线广播电视站12座,有线电视入户4.4万户,电视覆盖率90.16%。《锡林郭勒日报》汉文版日发行量8 495份,蒙文版3 505份;《锡林郭勒日报·草原都市》(周刊)发行量625份。

     

    【卫生】

    年末全盟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 275人,卫生机构201个,其中医院36所;农村牧区卫生院127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4个;妇幼保健机构13个;专科疾病防治院1所。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病床2 828张,其中医院拥有病床1 872张;农村牧区卫生院拥有床位664张。

     

    【体育】

    全盟拥有普通业余体校2所,在校学生 260人,专职教练员11名,开设国际式摔跤、柔道、射击等6个体育项目。全年举办盟旗级各类竞赛14次,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人数1 800人(次);农牧区体育活动800余次;《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施行面100%,达标率96.0%。年内锡盟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获1块金牌、1块铜牌,代表自治区参加全国体育大会获4块金牌、2块银牌、1块铜牌,参加其它全国比赛3次,获4块金牌、5块银牌、6块铜牌;参加全区十运会和第五届民运会比赛共获24.5块金牌、6块银牌、9块铜牌。

     

    【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5 300元,比上年增加355元,增长7.2%;农牧民人均纯收1 940元,增加72元,增长3.9%。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4 657元,增长16.2%;农牧民人均生活费支出2 132元,增长2.4%,其中现金支出1 691元,下降1.2%。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7%和39.9%。城乡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城镇居民均拥有住房使用面积20.7平方米;农牧民人均住房面积15.3平方米。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

     

    【社会福利事业】

    全盟各类社会福利院14个,拥有床位395张;精神病院1所,床位100张,15个院所共收养人数238人。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5 158人,得到临时救济人数62 154人,定期救济2 005人,其他救济634人。

     

    【社会保障制度】

    全盟加大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行力度,失业保险金、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情况较好。全盟失业保障金发放2 313人(次),下降31.2%,发放金额338.8万元,比上年下降72.6%,发放城镇基本生活保障费1 034.4万元,比上年增长9.7倍。年末全盟有88 463名在职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比上年增长2.2%;30 857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增长13.6%。

     

     【模范人物】

    王存利锡林郭勒煤矿采煤五队队长。2002年荣获全国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

    廷·巴特尔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苏木萨茹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 2002年,中共洪格尔高勒苏木党委、中共阿巴嘎旗党委、中共锡盟委、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陆续作出决定,号召广泛开展向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基层干部的楷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实践者廷·巴特尔同志学习活动,为弘扬草原之子廷·巴特尔同志的崇高精神风范,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联合组织的"廷·巴特尔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天津、上海、宁夏、内蒙古等地进行巡回报告,党中央新闻媒体也进行广泛报道,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2002年底,廷·巴特尔同志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孙太元、张瑞祥、李志军、乌达巴拉、荆长风、周丽萍、斯日古楞)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