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3卷  /  盟市旗县

2003卷

  • 霍林郭勒市
  • 【领导名录】

    市委书记:闫 

    副书记:特木尔巴根(蒙古族)

    赵凌波

    刘胜彬

    郭建伟

    人大常委会主任:闫 

    副主任:计争气

    刘毅勇

    王惠忱

    吕国文

    包淑芳(蒙古族)

      长:特木尔巴根(蒙古族)

    副市长:白海山(蒙古族)

    张国忠

    杜成荣

    孙洪玉

    檀志军

    李东辉(女蒙古族)

    政协主席:马汉有

    副主席:高桂兰(女蒙古族)

    陆永德

    刘玉斌

    叶布和(蒙古族)

    武装部长:王秉文

      委:马更生

     

    【概况】

     霍林郭勒地区1975年开矿,1985年建市。城市位于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草原腹地,地处通辽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交界地带,距中蒙边界120公里,距通辽市330公里。地面标高海拔820~1 317米,属于典型的寒冷、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凉爽。现辖1个苏木、1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2个嘎查村、23个居委会,全市总人口68 876人。辖区总面积589平方公里,东西长38公里,南北宽28公里,周长113公里,现建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全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的霍林河露天煤矿在霍林郭勒市境内,现已形成年产原煤1 000万吨的生产能力。

     

    【农业】

    2002年,按照"菜草畜"三元立农的总体思路,狠抓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大力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大量引进推广蔬菜新品种,蔬菜种类达70余种,极大地丰富城乡居民的"菜篮子"。确立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17.5万头(只)。继续采取"五禁"措施,重点实施舍饲禁牧。全力运作农业综合开发草原建设等项目,人工种草面积达10万亩。建设牲畜棚舍2万平方米、青贮窖池1 960立方米。积极开展牲畜改良、防疫工作,畜群结构不断优化,确保全年无疫情。继续落实"一退三还"政策,全年退耕2.7万亩,累计退耕17.5万亩,占市属耕地面积的88%。投资1 000万元,重点实施"三北"四期防护林、退耕还林及荒山造林、霍林河两岸绿化等生态建设重点工程,人工造林面积达5万亩。

     

    【工业】

    2002年,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4.28亿元,同比增长35.2%;实现利税1.79亿元,同比增长42.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34.5%,比上年提高27.5个百分点。始终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效益"的指导思想,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加快能源转换步伐,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强化为大企业服务的思想,整顿和规范煤炭生产经营秩序,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宽松有利的外部环境。大力支持霍煤集团深化改革,做强做大,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按照通辽市政府统一安排,实施分离企业办社会工作,实现企业办教育的顺利交接。年内,全市原煤总销量达817.7万吨。其中,霍煤集团首次突破800万吨大关,创历史新高。新型能源化工高新技术工业园区规划已经专家论证,并开展相关项目的可研论证等前期工作。霍煤集团电解铝项目开工建设,年内完成投资600余万元,初步完成"三通一平"。采取政策扶持、项目支持、挂牌保护等措施,县域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中小企业积极寻求发展,已初露端倪。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培训、检查、整治等活动,狠抓安全生产工作,有效控制各类生产事故的发生。

     

    【社会事业】

    认真实施科教兴市战略,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全年共推广先进适用技术26项,引进新品种61个,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5%。确立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投资289万元,对全市校舍危房进行改造,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在2001年的基础上,又投入65万元,高标准地充实完善市直中小学的远程教育系统。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高考专科以上上线率达94%。教育"两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荣获自治区级"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先进市称号。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完成了市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广泛开展社区文化娱乐活动,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电视信号传输网改造工程顺利完成,用户电视收视效果明显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22以内。双拥工作扎实有力,再次被评为自治区级双拥模范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财政  金融】

    2002年,财政收入完成1.1亿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6.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0.66亿元,同比增长21.1%。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6 163元,同比增长7.3%。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 223元,同比增长2.5%。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105 090万元,同比增长14.2%。

     

    【经济发展概况】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9.66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0.66亿元,同比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5亿元,同比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亿元,同比增长11.5%。三次产业为7:52:41,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4 024元,同比增长15.6%。物价指数99.1%,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额2.45亿元,同比增长78%。全年商品零售总额达24 444万元,同比增长13.7%。

     

    【人民生活】

    2002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各项保障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各项保障金发放率达100%。实施再就业援助工程,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达100%。广泛开展社区文化娱乐活动,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投资140万元,顺利完成电视信号传输网改造工程,用户电视收视效果明显提高。投资30万元,建设3处"星光计划"福利服务设施,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活动、娱乐场所。投资138万元,实施农村牧区人畜饮水解困工程,解决了5个嘎查村居民饮水困难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牧区的各项政策,全面启动税费改革,农牧民减负率达67%。

     

    【城乡建设】

    2002年,市政府重点实施"十大强基工程",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年内完成城市建设投资8 15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 050万元,房屋建设投资2 600万元,小城镇建设投资1 500万元。滨河公园续建、城市道路修缮、地下管网改造等工程如期完工;城市广场建设、大贸易街改造、机关庭院建设等工程进展顺利,均完成年度投资和施工计划。304国道翻修改造完成,如期实现通车,并与101省道成功对接黑色路面。通信事业蓬勃发展,每百人拥有电话机22部、手机27部,家庭电脑普及率6.4%。城市管理方面,在各街道办事处成立了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执法队,并把城市管理与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实现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整顿市容市貌,狠抓环境卫生,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共拆除违章建筑1 890平方米、临时建筑21 125平方米,清运垃圾26 100立方米。城市面貌明显改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在全市逐步形成。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活动,广大干部群众的文明意识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积极推进依法治市工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全民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深入开展了以扫黑除恶为主要内容的严打整治专项斗争,成功破获多起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案件,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 

      (金海洲)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霍林郭勒市
  • 【领导名录】

    市委书记:闫 

    副书记:特木尔巴根(蒙古族)

    赵凌波

    刘胜彬

    郭建伟

    人大常委会主任:闫 

    副主任:计争气

    刘毅勇

    王惠忱

    吕国文

    包淑芳(蒙古族)

      长:特木尔巴根(蒙古族)

    副市长:白海山(蒙古族)

    张国忠

    杜成荣

    孙洪玉

    檀志军

    李东辉(女蒙古族)

    政协主席:马汉有

    副主席:高桂兰(女蒙古族)

    陆永德

    刘玉斌

    叶布和(蒙古族)

    武装部长:王秉文

      委:马更生

     

    【概况】

     霍林郭勒地区1975年开矿,1985年建市。城市位于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草原腹地,地处通辽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交界地带,距中蒙边界120公里,距通辽市330公里。地面标高海拔820~1 317米,属于典型的寒冷、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凉爽。现辖1个苏木、1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2个嘎查村、23个居委会,全市总人口68 876人。辖区总面积589平方公里,东西长38公里,南北宽28公里,周长113公里,现建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全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的霍林河露天煤矿在霍林郭勒市境内,现已形成年产原煤1 000万吨的生产能力。

     

    【农业】

    2002年,按照"菜草畜"三元立农的总体思路,狠抓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大力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大量引进推广蔬菜新品种,蔬菜种类达70余种,极大地丰富城乡居民的"菜篮子"。确立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17.5万头(只)。继续采取"五禁"措施,重点实施舍饲禁牧。全力运作农业综合开发草原建设等项目,人工种草面积达10万亩。建设牲畜棚舍2万平方米、青贮窖池1 960立方米。积极开展牲畜改良、防疫工作,畜群结构不断优化,确保全年无疫情。继续落实"一退三还"政策,全年退耕2.7万亩,累计退耕17.5万亩,占市属耕地面积的88%。投资1 000万元,重点实施"三北"四期防护林、退耕还林及荒山造林、霍林河两岸绿化等生态建设重点工程,人工造林面积达5万亩。

     

    【工业】

    2002年,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4.28亿元,同比增长35.2%;实现利税1.79亿元,同比增长42.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34.5%,比上年提高27.5个百分点。始终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效益"的指导思想,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加快能源转换步伐,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强化为大企业服务的思想,整顿和规范煤炭生产经营秩序,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宽松有利的外部环境。大力支持霍煤集团深化改革,做强做大,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按照通辽市政府统一安排,实施分离企业办社会工作,实现企业办教育的顺利交接。年内,全市原煤总销量达817.7万吨。其中,霍煤集团首次突破800万吨大关,创历史新高。新型能源化工高新技术工业园区规划已经专家论证,并开展相关项目的可研论证等前期工作。霍煤集团电解铝项目开工建设,年内完成投资600余万元,初步完成"三通一平"。采取政策扶持、项目支持、挂牌保护等措施,县域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中小企业积极寻求发展,已初露端倪。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培训、检查、整治等活动,狠抓安全生产工作,有效控制各类生产事故的发生。

     

    【社会事业】

    认真实施科教兴市战略,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全年共推广先进适用技术26项,引进新品种61个,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5%。确立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投资289万元,对全市校舍危房进行改造,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在2001年的基础上,又投入65万元,高标准地充实完善市直中小学的远程教育系统。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高考专科以上上线率达94%。教育"两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荣获自治区级"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先进市称号。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完成了市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广泛开展社区文化娱乐活动,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电视信号传输网改造工程顺利完成,用户电视收视效果明显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22以内。双拥工作扎实有力,再次被评为自治区级双拥模范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财政  金融】

    2002年,财政收入完成1.1亿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6.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0.66亿元,同比增长21.1%。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6 163元,同比增长7.3%。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 223元,同比增长2.5%。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105 090万元,同比增长14.2%。

     

    【经济发展概况】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9.66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0.66亿元,同比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5亿元,同比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亿元,同比增长11.5%。三次产业为7:52:41,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4 024元,同比增长15.6%。物价指数99.1%,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额2.45亿元,同比增长78%。全年商品零售总额达24 444万元,同比增长13.7%。

     

    【人民生活】

    2002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各项保障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各项保障金发放率达100%。实施再就业援助工程,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达100%。广泛开展社区文化娱乐活动,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投资140万元,顺利完成电视信号传输网改造工程,用户电视收视效果明显提高。投资30万元,建设3处"星光计划"福利服务设施,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活动、娱乐场所。投资138万元,实施农村牧区人畜饮水解困工程,解决了5个嘎查村居民饮水困难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牧区的各项政策,全面启动税费改革,农牧民减负率达67%。

     

    【城乡建设】

    2002年,市政府重点实施"十大强基工程",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年内完成城市建设投资8 15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 050万元,房屋建设投资2 600万元,小城镇建设投资1 500万元。滨河公园续建、城市道路修缮、地下管网改造等工程如期完工;城市广场建设、大贸易街改造、机关庭院建设等工程进展顺利,均完成年度投资和施工计划。304国道翻修改造完成,如期实现通车,并与101省道成功对接黑色路面。通信事业蓬勃发展,每百人拥有电话机22部、手机27部,家庭电脑普及率6.4%。城市管理方面,在各街道办事处成立了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执法队,并把城市管理与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实现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整顿市容市貌,狠抓环境卫生,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共拆除违章建筑1 890平方米、临时建筑21 125平方米,清运垃圾26 100立方米。城市面貌明显改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在全市逐步形成。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活动,广大干部群众的文明意识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积极推进依法治市工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全民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深入开展了以扫黑除恶为主要内容的严打整治专项斗争,成功破获多起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案件,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 

      (金海洲)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