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3卷  /  盟市旗县

2003卷

  • 包头市
  • 【党政军领导名录】

     

      记:胡  忠(1月离任)

      云(1月任职)

    副书记: ***(蒙古族)

    张铁网

      青(蒙古族)

    李玉然(女)

    杨建和

      委:仇祥富

    曹征海

    陈其满

     

    董汉忠

    张俊华

    巴建光(蒙古族)

    余德辉

     

      任:赵道尔基(蒙古族)

    副主任:郭福成

    海金英(女蒙古族3月离任)

      忠(回族)

    张清河

    邱荣庆

    格日勒(女蒙古族)

    韩文正

     

      长: ***(蒙古族)

    副市长:曹征海

    余德辉

      达(蒙古族)

    王石璞

    杜守纲

     

    ***(蒙古族)

    云文霞(女蒙古族)

    李逢春(12月任职)

     

      席:孙桂芳

    副主席:杨振华

    席广禄

    牛长贵

    张秀峰

    王绍贞

    杨家祥

    道尔吉(蒙古族)

     

    侯晓菊(女)

    纪检委

      记:李玉然(女)

    副书记:王利群(女蒙古族)

    王苏南

    高培林

    ***

    政法委

      记:张俊华

    副书记:李  光(5月离任)

    孙凤岐

     

      长:王 

    副院长:牛  福(5月离任)

      苏(5月离任)

     

      光(5月任职)

     

    霍英辉(女蒙古族5月任职)

    检察院

    检察长:龚占永(蒙古族)

    副检察长:曹相贤(5月离任)

    奇庆凯(5月离任)

    贺俊哲

    李建一(蒙古族)

    马剑辉(5月任职)

      克(5月任职)

    军分区

    司令员:陈其满

    副司令员:王玉兴

      委:傅占义(6月离任)

    李迎会(6月任职)

    副政委:王青山 

     

    【概况】

    2002年包头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33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财政收入实现35.3亿元,同比增长24.4%,加上社保金,完成39.1亿元。两项指标均占到全自治区的近18%,比上年增长2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高水平。个体私营企业实现产值64.6亿元,实现营业额109.4亿元。特别是财政收入比上年纯增6.9亿元。经济发展实现了八个突破:一是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继续保持包头市经济总量为全区第一的位次;二是财政收入突破30亿元;三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用电量突破73亿度,两项指标处于全区各盟市之首;四是包钢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这是包钢人奋发努力为全市经济建设做出的卓越贡献;五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亿元,有力地拉动包头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六是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突破100亿元,全市的人气和商气旺起来;七是奶牛养殖突破9万头,相当于上年底包头市奶牛存栏的5倍,一举奠定包头作为全国重要奶业生产基地的地位;八是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为7 000元左右,纯增1 000多元,增长17%以上,纯增量、增速均居全区第一。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 900元左右,同比增长13%左右,保持全自治区前列。

     

    【工业】

    工业经济在结构优化、技术进步、效益提高的前提下,实现高增长。全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突破百亿大关,同比增长20%以上。包钢销售总额达到110多亿元,成为自治区第一户突破百亿元的企业。一机集团销售收入首次突破30亿元,企业发展又上新台阶。包头市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重中之重,以重点项目为切入点,加速推进工业化。已有36个工业项目列为自治区重点。包钢薄板坯铸连轧、包铝5.2万吨电解铝和伊利、蒙牛液态奶生产线第一批重点项目相继竣工投产,鹿王澳普蒂姆、包钢无缝管精整线等一批在建项目加紧建设,希望铝业园区、蒙电2×20万千瓦机组扩建第一批项目相继开工。稀土高新区建设步伐加快,27个在建大项目投资达30多亿元。鹿王、华资实业、明天科技等市属企业全力实施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核心竞争力得到明显加强。旗县区共建成23个工业园区,入园企业460户,吸引投资25亿元,实现产值32.66亿元。工业园区中比较突出的是石拐区和九原区。

     

    【农牧业】

    包头市农作物总播面积为392.5万亩,同比增长26%。牧业年度全市牲畜总增头数达102.4万头只,大小畜存栏达到215.1万头只。按照南乳北薯的思路,大范围调整农牧业结构,效果十分明显。在前山地区大力发展奶牛业,奶牛存栏达到9万多头,较上年末新增7万多头,为农牧民人均增收200元以上,整体启动了农牧业产业化。在后山地区重点发展优质马铃薯种植业,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0万多亩,同比增长51%,推动了特色产业的规模化。

     

    【第三产业】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3亿元,同比增长15%。建设完善了包百商业步行街、温州商业步行街、向阳商业步行街、巴彦塔拉商贸区、包百王中商厦等一批商贸区,引进了王府井商厦、华联超市等大型商贸企业,有效改善了商贸环境。信息网联网工程取得新进展,全年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10.25亿元,同比增长30%。以把包头市建成西北地区旅游休闲城市为目标,促进了旅游业发展,旅游收入达12.3亿元,同比增长50%。

     

    【城市建设】

    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全市完成投资9亿元,是包头市整个九五时期市属项目投资的1.3倍。重点续建丹拉高速公路、110国道西北门至昆区大桥技改和固阳至百灵庙公路等一批重点项目,实施呼包高速公路辅道技改、百灵庙至希拉穆仁公路、达茂旗稀土园区公路和呼包高速公路萨拉齐连接线等新开工项目,新上一批乡村公路项目。2002年包头市公路总里程达到3 493公里。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1.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城市建设坚持市容与繁荣相结合,重点抓了四区一中心建设,即神华党中央商务区、包百商贸区、巴彦塔拉商贸区、幸福路商贸区和阿尔丁广场不夜城;植物园、儿童公园、成吉思汗生态园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博物馆建设和包百商业步行街二期改造开局良好。加强城市景观形象工程建设、人居环境建设和城市管理,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城镇居民均住房达23.7平方米,农牧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1.3平方米。包头市荣获2002年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的称号和2002年度联合国人居奖

     

    【经济发展环境与招商引资】

    坚持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投资环境、机构改革相结合,建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全面推行“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并在全市倡导为企业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身心服务,明显改善投资环境。同时,继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景观形象工程建设和人居环境建设,狠抓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市场建设步伐,增强城市和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以多种形式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成功举办“联合国2002年包头中低收入者住房发展国际会议、自治区十运会等一系列大型活动,特别是联合国人居奖的获得,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扩大知名度。投资环境的改善,有力地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全年进出口总额完成3.3亿美元,同比增长19%。实际利用外资可达7 144万美元,同比增长23%;引进国内区外资金可达52亿元,同比增长59%,创历史最好水平。

     

    【改革开放】

    坚持做到资产一次性清晰划转、职工一次性分流安置、债权债务一次性清理、转制一次性到位等“四个一次性”,抓住关键问题,以企业与职工关系双转制为突破口,促进企业改革的深化。采取成熟一个转制一个、转制一个成功一个的措施,顺利解决神华矿、包百、长征砖瓦厂、市食品公司等工商企业的改革难点问题。妥善安置2万余各国有企业职工,解决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大大缓解社会矛盾,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市、区财税体制改革取得成功,有效地增强市区经济的有机融合和培植财力的积极性,从体制上解决两张皮的问题。全市农村牧区税费改革工作全面推行。社保、人事、科技、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改革也都取得了进展。同时,积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继续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利用外资和引进外资大幅增加。2002年,包头市争取到包括希望铝业、包钢冷轧、包铝技改、大宇重汽、鹿王OPTIM、丹拉高速公路、伊利和蒙牛液态奶生产线等一批重大项目,以及人行天津分行等多事机构的资金支持,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社会保障】

    紧紧围绕“两个确保”和“低保”开展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维护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一是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累计发放基本生活费1 449万元,代缴养老、失业、医疗三项保险费918万元,合计2 367万元。二是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全市养老参保人数达34万人,离退休人员12.4万人,累计为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8亿元、发放率达100%,并按照国家要求提高养老金。三是认真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全市低保对象由上一年的2.7万人扩大8.6万人,实现应保必保,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 475万元,农村牧区贫困人口从1997年的6.9万人减少到2.35万人。四是全面完成下岗职工出中心向失业保险并轨工作。全市城镇职工失业保险覆盖率已达100%,支出失业保险金2 000万元,基本做到应保尽保。五是认真做好再就业工作。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8%以内。

     

    【各项社会事业】

    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素质教育扎实推进,实现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9.75%以上,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综合升学率达到79.2%。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较快发展,高等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民族教育走上法制化轨道,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推进。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城乡居民医疗保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计划免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地方病防治工作得到加强。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成绩斐然。社区文化活动健康发展。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5年控制在6.46以内。档案工作连续5年被评为自治区先进单位。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保持社会稳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重点开展了安全事故大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有效遏制了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王新洲)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包头市
  • 【党政军领导名录】

     

      记:胡  忠(1月离任)

      云(1月任职)

    副书记: ***(蒙古族)

    张铁网

      青(蒙古族)

    李玉然(女)

    杨建和

      委:仇祥富

    曹征海

    陈其满

     

    董汉忠

    张俊华

    巴建光(蒙古族)

    余德辉

     

      任:赵道尔基(蒙古族)

    副主任:郭福成

    海金英(女蒙古族3月离任)

      忠(回族)

    张清河

    邱荣庆

    格日勒(女蒙古族)

    韩文正

     

      长: ***(蒙古族)

    副市长:曹征海

    余德辉

      达(蒙古族)

    王石璞

    杜守纲

     

    ***(蒙古族)

    云文霞(女蒙古族)

    李逢春(12月任职)

     

      席:孙桂芳

    副主席:杨振华

    席广禄

    牛长贵

    张秀峰

    王绍贞

    杨家祥

    道尔吉(蒙古族)

     

    侯晓菊(女)

    纪检委

      记:李玉然(女)

    副书记:王利群(女蒙古族)

    王苏南

    高培林

    ***

    政法委

      记:张俊华

    副书记:李  光(5月离任)

    孙凤岐

     

      长:王 

    副院长:牛  福(5月离任)

      苏(5月离任)

     

      光(5月任职)

     

    霍英辉(女蒙古族5月任职)

    检察院

    检察长:龚占永(蒙古族)

    副检察长:曹相贤(5月离任)

    奇庆凯(5月离任)

    贺俊哲

    李建一(蒙古族)

    马剑辉(5月任职)

      克(5月任职)

    军分区

    司令员:陈其满

    副司令员:王玉兴

      委:傅占义(6月离任)

    李迎会(6月任职)

    副政委:王青山 

     

    【概况】

    2002年包头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33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财政收入实现35.3亿元,同比增长24.4%,加上社保金,完成39.1亿元。两项指标均占到全自治区的近18%,比上年增长2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高水平。个体私营企业实现产值64.6亿元,实现营业额109.4亿元。特别是财政收入比上年纯增6.9亿元。经济发展实现了八个突破:一是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继续保持包头市经济总量为全区第一的位次;二是财政收入突破30亿元;三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用电量突破73亿度,两项指标处于全区各盟市之首;四是包钢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这是包钢人奋发努力为全市经济建设做出的卓越贡献;五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亿元,有力地拉动包头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六是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突破100亿元,全市的人气和商气旺起来;七是奶牛养殖突破9万头,相当于上年底包头市奶牛存栏的5倍,一举奠定包头作为全国重要奶业生产基地的地位;八是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为7 000元左右,纯增1 000多元,增长17%以上,纯增量、增速均居全区第一。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 900元左右,同比增长13%左右,保持全自治区前列。

     

    【工业】

    工业经济在结构优化、技术进步、效益提高的前提下,实现高增长。全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突破百亿大关,同比增长20%以上。包钢销售总额达到110多亿元,成为自治区第一户突破百亿元的企业。一机集团销售收入首次突破30亿元,企业发展又上新台阶。包头市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重中之重,以重点项目为切入点,加速推进工业化。已有36个工业项目列为自治区重点。包钢薄板坯铸连轧、包铝5.2万吨电解铝和伊利、蒙牛液态奶生产线第一批重点项目相继竣工投产,鹿王澳普蒂姆、包钢无缝管精整线等一批在建项目加紧建设,希望铝业园区、蒙电2×20万千瓦机组扩建第一批项目相继开工。稀土高新区建设步伐加快,27个在建大项目投资达30多亿元。鹿王、华资实业、明天科技等市属企业全力实施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核心竞争力得到明显加强。旗县区共建成23个工业园区,入园企业460户,吸引投资25亿元,实现产值32.66亿元。工业园区中比较突出的是石拐区和九原区。

     

    【农牧业】

    包头市农作物总播面积为392.5万亩,同比增长26%。牧业年度全市牲畜总增头数达102.4万头只,大小畜存栏达到215.1万头只。按照南乳北薯的思路,大范围调整农牧业结构,效果十分明显。在前山地区大力发展奶牛业,奶牛存栏达到9万多头,较上年末新增7万多头,为农牧民人均增收200元以上,整体启动了农牧业产业化。在后山地区重点发展优质马铃薯种植业,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0万多亩,同比增长51%,推动了特色产业的规模化。

     

    【第三产业】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3亿元,同比增长15%。建设完善了包百商业步行街、温州商业步行街、向阳商业步行街、巴彦塔拉商贸区、包百王中商厦等一批商贸区,引进了王府井商厦、华联超市等大型商贸企业,有效改善了商贸环境。信息网联网工程取得新进展,全年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10.25亿元,同比增长30%。以把包头市建成西北地区旅游休闲城市为目标,促进了旅游业发展,旅游收入达12.3亿元,同比增长50%。

     

    【城市建设】

    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全市完成投资9亿元,是包头市整个九五时期市属项目投资的1.3倍。重点续建丹拉高速公路、110国道西北门至昆区大桥技改和固阳至百灵庙公路等一批重点项目,实施呼包高速公路辅道技改、百灵庙至希拉穆仁公路、达茂旗稀土园区公路和呼包高速公路萨拉齐连接线等新开工项目,新上一批乡村公路项目。2002年包头市公路总里程达到3 493公里。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1.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城市建设坚持市容与繁荣相结合,重点抓了四区一中心建设,即神华党中央商务区、包百商贸区、巴彦塔拉商贸区、幸福路商贸区和阿尔丁广场不夜城;植物园、儿童公园、成吉思汗生态园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博物馆建设和包百商业步行街二期改造开局良好。加强城市景观形象工程建设、人居环境建设和城市管理,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城镇居民均住房达23.7平方米,农牧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1.3平方米。包头市荣获2002年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的称号和2002年度联合国人居奖

     

    【经济发展环境与招商引资】

    坚持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投资环境、机构改革相结合,建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全面推行“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并在全市倡导为企业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身心服务,明显改善投资环境。同时,继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景观形象工程建设和人居环境建设,狠抓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市场建设步伐,增强城市和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以多种形式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成功举办“联合国2002年包头中低收入者住房发展国际会议、自治区十运会等一系列大型活动,特别是联合国人居奖的获得,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扩大知名度。投资环境的改善,有力地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全年进出口总额完成3.3亿美元,同比增长19%。实际利用外资可达7 144万美元,同比增长23%;引进国内区外资金可达52亿元,同比增长59%,创历史最好水平。

     

    【改革开放】

    坚持做到资产一次性清晰划转、职工一次性分流安置、债权债务一次性清理、转制一次性到位等“四个一次性”,抓住关键问题,以企业与职工关系双转制为突破口,促进企业改革的深化。采取成熟一个转制一个、转制一个成功一个的措施,顺利解决神华矿、包百、长征砖瓦厂、市食品公司等工商企业的改革难点问题。妥善安置2万余各国有企业职工,解决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大大缓解社会矛盾,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市、区财税体制改革取得成功,有效地增强市区经济的有机融合和培植财力的积极性,从体制上解决两张皮的问题。全市农村牧区税费改革工作全面推行。社保、人事、科技、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改革也都取得了进展。同时,积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继续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利用外资和引进外资大幅增加。2002年,包头市争取到包括希望铝业、包钢冷轧、包铝技改、大宇重汽、鹿王OPTIM、丹拉高速公路、伊利和蒙牛液态奶生产线等一批重大项目,以及人行天津分行等多事机构的资金支持,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社会保障】

    紧紧围绕“两个确保”和“低保”开展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维护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一是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累计发放基本生活费1 449万元,代缴养老、失业、医疗三项保险费918万元,合计2 367万元。二是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全市养老参保人数达34万人,离退休人员12.4万人,累计为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8亿元、发放率达100%,并按照国家要求提高养老金。三是认真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全市低保对象由上一年的2.7万人扩大8.6万人,实现应保必保,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 475万元,农村牧区贫困人口从1997年的6.9万人减少到2.35万人。四是全面完成下岗职工出中心向失业保险并轨工作。全市城镇职工失业保险覆盖率已达100%,支出失业保险金2 000万元,基本做到应保尽保。五是认真做好再就业工作。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8%以内。

     

    【各项社会事业】

    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素质教育扎实推进,实现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9.75%以上,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综合升学率达到79.2%。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较快发展,高等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民族教育走上法制化轨道,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推进。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城乡居民医疗保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计划免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地方病防治工作得到加强。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成绩斐然。社区文化活动健康发展。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5年控制在6.46以内。档案工作连续5年被评为自治区先进单位。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保持社会稳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重点开展了安全事故大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有效遏制了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王新洲)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