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3卷  /  盟市旗县

2003卷

  •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巴特尔(蒙古族)

    副书记:宝  柱(蒙古族)

     

      亮(5月离任)

    纪委书记:郝润全

    人大常委会主任:哈  斯(蒙古族)

    副主任:李 

    武迎玺(蒙古族)

    班扎拉格其(蒙古族)

    贾子龙

    杜生茂

      长:宝  柱(蒙古族)

    副旗长:梁 

    贺希格巴特尔(蒙古族)

    陈玉玲(女蒙古族)

    张文亮

      伟(5月任职)

    郑瑾琛

    政协主席:姜  厚(满族)

    副主席:斯仁道尔吉(蒙古族)

    徐忠文(蒙古族)

     

    武装部长:洪  昱(蒙古族)

      委:戚 

     

    【概况】

    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是汉族占多数、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6110°25,北纬40°2042°40,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北部,东与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毗连,西与巴彦淖尔盟乌拉特中旗交界,南与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和包头市固阳县为邻,北与蒙古国接壤,总面积18 177平方公里,国境线88.6公里,总人口10万,有蒙古、汉、回、满、达斡尔等11个民族。全旗辖有8个苏木、5个乡和4个镇。达茂联合旗地处阴山北麓的乌兰察布高平原,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 376米,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3.4,无霜期90~120天,年平均降水量在255毫米左右。

    达茂联合旗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具有地上、地下两大资源优势,是内蒙古自治区边境地区的资源大旗。地上有1.66万平方公里广阔的牧场和70万亩肥沃的农田,生产有羊毛、羊绒、牛羊肉、荞麦、马铃薯等纯天然、无污染绿色产品,已经具有生产羊毛100万公斤、羊绒10万公斤、畜皮20万张、商品畜40万头(只)和马铃薯3亿公斤、荞麦750万公斤稳定的农畜产品生产能力。地下矿藏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开发前景广阔,已知矿点、矿床、矿化点126处,探明的金属、非金属和能源矿产有稀土、金、铂、铁、铬、锰、铜、褐煤、珍珠岩、磷、石灰石、花岗岩、大理石、沸石、石膏等32种,其中黄金、稀土、铁、磷、石灰石、珍珠岩和褐煤的储量尤为可观。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希拉穆仁、百灵庙、哈布图哈萨尔祭奠堂、敖伦苏木古城遗址、吉穆斯泰、草原岩画等草原风光、民族风情和名胜古迹,其中希拉穆仁草原海拔高气候凉爽,是理想的消夏避暑胜地。

    旗政府所在地百灵庙镇是驰名中外的塞北“草原重镇”,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草原码头”、“陆路口岸”之称。百灵庙还是“内蒙古人民抗日武装暴动”的发源地和“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的故乡。是包头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边境旗,是内蒙古自治区19个边境旗市和23个牧业旗之一,也是国家民委首批确定的10个兴边富民行动试点旗县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达茂联合旗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电力、交通、通迅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在国家计委开展的投资环境评价中被评为“好”(A级)。尤其通过兴边富民行动工程的实施,更为旗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02年,全旗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3亿元,同比增长33%,三次产业比例为29:42:2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4亿元,是九五时期的3.8倍,比上年增长366%。财政收入完成7 518万元,同比增长39%,按可比口径增加2 525万元,纯增2 106万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为4 980元,同比增长1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 387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有上年受灾因素),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 201元,同比增长70%;牧民人均纯收入为3 415元,同比增长6%;职工人均工资10 080元,人均增资635元。

    全旗工业完成投资1.33亿元,是九五时期投资总和的4.4倍。全旗工业总产值完成9.08亿元,同比增长18.8%。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1.13亿元,增速为27.02%;限额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9.38%,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24.23。

    2002年,粮食产量达1.52亿斤,6月末牲畜头数116.1万头(只);完成农牧业增加值3亿元。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1.74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全旗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8亿元,比上年增长15%,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1亿元,比上年增长31%。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旅游收入达2 321万元,同比增长14%。

     

    【农牧业生产】

    按照年初确定的《三大滩农业产业化园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全力抓了德承永、坤兑、文公等“三大滩”农业产业化园区建设工程。“三大滩”共规划完成农业高产高效配套种植田7 935亩,初步形成田、渠、井、路、林配套,种养相结合的园田化生态农业产业化园区。

    继续实施马铃薯、荞麦两大产业化建设工程。马铃薯播种面积达到20.3万亩,荞麦播种面积达到16.9万亩。以建设全区脱毒种薯生产基地为目标,大力推广马铃薯微型薯一分地种植工程,全旗共推广微型薯种植面积499.5亩。此外,为畅通马铃薯销售渠道,确保农民增产增收,进一步完善石宝镇、文公乡等地的马铃薯批发市场。通过资金政策扶持,保证石宝、大苏吉两个淀粉厂正常生产运营。

    与此同时,重点抓水源工程建设和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推广。共新打机电井520眼,衬砌U型防渗渠5.7万米,铺设低压管道14.1万米。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4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25万亩。新增饲草料灌溉面积0.47万亩,水保治理方面,共筑淤地坝550条,发展坝头地0.3万亩,新增水保治理面积1.72万亩。人畜饮水工程已建成53处并投入使用。粮食产量达1.52亿斤,六月末牲畜总头数116.1万头(只),完成农牧业增加值3亿元。

    全旗抓住国家实施沙源治理、生态移民等有利时机,利用国家项目和资金,在全旗实施生态富民工程。研究制定生态富民工程实施意见并狠抓落实。生态移民项目区已打井100眼,其中深井73眼,安装低压管道58 696米,架设高压线路12公里,建成饲料基地24 240亩;完成棚圈建设755处,72 480平方米;住房建设完成450处,12 600平方米;完成饮工程7处。可于2003年按时搬迁748户牧民,腾出200万亩草场实施围封禁牧,休养生息,改善生态环境。

    与生态富民工程和舍饲圈养相配套,狠抓了奶业与养鹿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共协调贷款3 350万元,新增奶牛2 357头,全旗累计存栏奶牛3 978头,完成市目标3 000头的132.6%。计划建设奶站21处,已建成19处。还在饲养的畜种上进行有益的探索,重点抓养鹿工作,到目前全旗养梅花鹿230头。为切实转变经营方式,推进舍饲圈养工作顺利实施,认真抓青贮工作。目前,全旗已建成青贮窖2 857处,青贮总量6.08万吨。同时,严格按照《达茂旗动物疫病管理办法(试行)》进行操作,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确保牲畜不受疫病的侵袭。

     

    【乡镇企业】

    按照“工业立旗、三产拉动”的经济发展战略,首先以做大做强稀土和铁精粉工业,延伸产业链为重点,狠抓稀土、石宝两个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总投资达3 800万元。目前,两个园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已有11个企业入驻园区。认真组织开展呼恒乌拉工业园区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其次抓重点工业项目的实施。2003年,确定29个重点工业项目,经过考察论证、土地征用等前期准备工作,适时启动达茂稀土有限责任公司5 000吨稀土分离扩建等9个项目,预计2003年初可竣工投产。同时,积极加强与包钢公司及上级部门的协调联系,狠抓包钢4万吨稀土焙烧项目入驻稀土园区工作。第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是年重点是继2001年稀土有限责任公司退出国有股后,在铁矿公司开展减持国有股工作,拟通过职工内部购并,将1 650万元国有股用两年全部撤出,现已撤出国有股1 032万元。并对赛乌素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现有的278万元国有股进行公开转让,使企业真正成为民营股份制企业。通过改革,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经济效益有所回升。全年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20.8亿元。

     

    【对外开放】

    满都拉口岸于12月23日正式通关过货,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74.8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93%。

     

    【退耕还林还草】

    按照全旗生态建设总体规划,本着集中连片、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是年抓了以沙源治理工程为主的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共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模拟飞播6.05万亩;完成退耕还林(草)8万亩;完成农田防护林0.1万亩,人工种草3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四旁植树19.7万株。此外在2001年退耕集中连片在200亩以上的退耕地内,种草8 810亩。形成一条西起西河乡、东至文公乡,长350公里的生态带,有效地改善生产条件,生态环境日益好转。

    (王炳贤、吕平平)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巴特尔(蒙古族)

    副书记:宝  柱(蒙古族)

     

      亮(5月离任)

    纪委书记:郝润全

    人大常委会主任:哈  斯(蒙古族)

    副主任:李 

    武迎玺(蒙古族)

    班扎拉格其(蒙古族)

    贾子龙

    杜生茂

      长:宝  柱(蒙古族)

    副旗长:梁 

    贺希格巴特尔(蒙古族)

    陈玉玲(女蒙古族)

    张文亮

      伟(5月任职)

    郑瑾琛

    政协主席:姜  厚(满族)

    副主席:斯仁道尔吉(蒙古族)

    徐忠文(蒙古族)

     

    武装部长:洪  昱(蒙古族)

      委:戚 

     

    【概况】

    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是汉族占多数、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6110°25,北纬40°2042°40,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北部,东与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毗连,西与巴彦淖尔盟乌拉特中旗交界,南与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和包头市固阳县为邻,北与蒙古国接壤,总面积18 177平方公里,国境线88.6公里,总人口10万,有蒙古、汉、回、满、达斡尔等11个民族。全旗辖有8个苏木、5个乡和4个镇。达茂联合旗地处阴山北麓的乌兰察布高平原,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 376米,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3.4,无霜期90~120天,年平均降水量在255毫米左右。

    达茂联合旗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具有地上、地下两大资源优势,是内蒙古自治区边境地区的资源大旗。地上有1.66万平方公里广阔的牧场和70万亩肥沃的农田,生产有羊毛、羊绒、牛羊肉、荞麦、马铃薯等纯天然、无污染绿色产品,已经具有生产羊毛100万公斤、羊绒10万公斤、畜皮20万张、商品畜40万头(只)和马铃薯3亿公斤、荞麦750万公斤稳定的农畜产品生产能力。地下矿藏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开发前景广阔,已知矿点、矿床、矿化点126处,探明的金属、非金属和能源矿产有稀土、金、铂、铁、铬、锰、铜、褐煤、珍珠岩、磷、石灰石、花岗岩、大理石、沸石、石膏等32种,其中黄金、稀土、铁、磷、石灰石、珍珠岩和褐煤的储量尤为可观。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希拉穆仁、百灵庙、哈布图哈萨尔祭奠堂、敖伦苏木古城遗址、吉穆斯泰、草原岩画等草原风光、民族风情和名胜古迹,其中希拉穆仁草原海拔高气候凉爽,是理想的消夏避暑胜地。

    旗政府所在地百灵庙镇是驰名中外的塞北“草原重镇”,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草原码头”、“陆路口岸”之称。百灵庙还是“内蒙古人民抗日武装暴动”的发源地和“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的故乡。是包头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边境旗,是内蒙古自治区19个边境旗市和23个牧业旗之一,也是国家民委首批确定的10个兴边富民行动试点旗县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达茂联合旗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电力、交通、通迅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在国家计委开展的投资环境评价中被评为“好”(A级)。尤其通过兴边富民行动工程的实施,更为旗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02年,全旗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3亿元,同比增长33%,三次产业比例为29:42:2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4亿元,是九五时期的3.8倍,比上年增长366%。财政收入完成7 518万元,同比增长39%,按可比口径增加2 525万元,纯增2 106万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为4 980元,同比增长1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 387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有上年受灾因素),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 201元,同比增长70%;牧民人均纯收入为3 415元,同比增长6%;职工人均工资10 080元,人均增资635元。

    全旗工业完成投资1.33亿元,是九五时期投资总和的4.4倍。全旗工业总产值完成9.08亿元,同比增长18.8%。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1.13亿元,增速为27.02%;限额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9.38%,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24.23。

    2002年,粮食产量达1.52亿斤,6月末牲畜头数116.1万头(只);完成农牧业增加值3亿元。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1.74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全旗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8亿元,比上年增长15%,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1亿元,比上年增长31%。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旅游收入达2 321万元,同比增长14%。

     

    【农牧业生产】

    按照年初确定的《三大滩农业产业化园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全力抓了德承永、坤兑、文公等“三大滩”农业产业化园区建设工程。“三大滩”共规划完成农业高产高效配套种植田7 935亩,初步形成田、渠、井、路、林配套,种养相结合的园田化生态农业产业化园区。

    继续实施马铃薯、荞麦两大产业化建设工程。马铃薯播种面积达到20.3万亩,荞麦播种面积达到16.9万亩。以建设全区脱毒种薯生产基地为目标,大力推广马铃薯微型薯一分地种植工程,全旗共推广微型薯种植面积499.5亩。此外,为畅通马铃薯销售渠道,确保农民增产增收,进一步完善石宝镇、文公乡等地的马铃薯批发市场。通过资金政策扶持,保证石宝、大苏吉两个淀粉厂正常生产运营。

    与此同时,重点抓水源工程建设和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推广。共新打机电井520眼,衬砌U型防渗渠5.7万米,铺设低压管道14.1万米。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4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25万亩。新增饲草料灌溉面积0.47万亩,水保治理方面,共筑淤地坝550条,发展坝头地0.3万亩,新增水保治理面积1.72万亩。人畜饮水工程已建成53处并投入使用。粮食产量达1.52亿斤,六月末牲畜总头数116.1万头(只),完成农牧业增加值3亿元。

    全旗抓住国家实施沙源治理、生态移民等有利时机,利用国家项目和资金,在全旗实施生态富民工程。研究制定生态富民工程实施意见并狠抓落实。生态移民项目区已打井100眼,其中深井73眼,安装低压管道58 696米,架设高压线路12公里,建成饲料基地24 240亩;完成棚圈建设755处,72 480平方米;住房建设完成450处,12 600平方米;完成饮工程7处。可于2003年按时搬迁748户牧民,腾出200万亩草场实施围封禁牧,休养生息,改善生态环境。

    与生态富民工程和舍饲圈养相配套,狠抓了奶业与养鹿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共协调贷款3 350万元,新增奶牛2 357头,全旗累计存栏奶牛3 978头,完成市目标3 000头的132.6%。计划建设奶站21处,已建成19处。还在饲养的畜种上进行有益的探索,重点抓养鹿工作,到目前全旗养梅花鹿230头。为切实转变经营方式,推进舍饲圈养工作顺利实施,认真抓青贮工作。目前,全旗已建成青贮窖2 857处,青贮总量6.08万吨。同时,严格按照《达茂旗动物疫病管理办法(试行)》进行操作,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确保牲畜不受疫病的侵袭。

     

    【乡镇企业】

    按照“工业立旗、三产拉动”的经济发展战略,首先以做大做强稀土和铁精粉工业,延伸产业链为重点,狠抓稀土、石宝两个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总投资达3 800万元。目前,两个园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已有11个企业入驻园区。认真组织开展呼恒乌拉工业园区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其次抓重点工业项目的实施。2003年,确定29个重点工业项目,经过考察论证、土地征用等前期准备工作,适时启动达茂稀土有限责任公司5 000吨稀土分离扩建等9个项目,预计2003年初可竣工投产。同时,积极加强与包钢公司及上级部门的协调联系,狠抓包钢4万吨稀土焙烧项目入驻稀土园区工作。第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是年重点是继2001年稀土有限责任公司退出国有股后,在铁矿公司开展减持国有股工作,拟通过职工内部购并,将1 650万元国有股用两年全部撤出,现已撤出国有股1 032万元。并对赛乌素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现有的278万元国有股进行公开转让,使企业真正成为民营股份制企业。通过改革,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经济效益有所回升。全年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20.8亿元。

     

    【对外开放】

    满都拉口岸于12月23日正式通关过货,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74.8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93%。

     

    【退耕还林还草】

    按照全旗生态建设总体规划,本着集中连片、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是年抓了以沙源治理工程为主的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共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模拟飞播6.05万亩;完成退耕还林(草)8万亩;完成农田防护林0.1万亩,人工种草3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四旁植树19.7万株。此外在2001年退耕集中连片在200亩以上的退耕地内,种草8 810亩。形成一条西起西河乡、东至文公乡,长350公里的生态带,有效地改善生产条件,生态环境日益好转。

    (王炳贤、吕平平)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