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3卷  /  科教卫外体

2003卷

  • 广播电影电视
  • 【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局领导名录】

      长:刘 

    副局长:刘永欣

      青(蒙古族)

    王向文

    关方方(蒙古族)

    纪检组长:董庭玉(女)

    电视台台长:王 

    助理巡视员:路万海   

    额尔德尼(蒙古族)

    学会副会长:白朝蓉

                赵志达

     

    【概况】

    2002年,内蒙古广播电影电视局下设行政处室10个:办公室、人事教育处、总编室、电影电视剧管理处、社会管理处、计划财务审计处、科技处、保卫处、老干部处、机关党委。所属事业单位26个: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五0一台、六一0台、七0六台、八三九台、七八一台、七三一台、直属台技术部、微波传输总站、内蒙古广播电视学校、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视科研所、内蒙古广播电视报社、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视器材供应站、内蒙古卫星电视联网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局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乌兰夫基金会办公室、乌海广播发射中心台、包头广播发射中心台、呼伦贝尔广播发射中心台、锡林浩特广播发射中心台、通辽广播发射中心台、赤峰广播发射中心台、内蒙古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财务中心。全局共有正式职工2 824人。局机关办公地址在呼和浩特市兴安北路内广电1号楼。至年底,全区共有广播电视从业人员14 996人,其中采编播人员2 922人,工程技术人员2 934人。全年广播覆盖人口2 092.79万人,覆盖率达88.1%;电视覆盖人口1 983.58万人,覆盖率83.5%。全区共有各级广播电台13座,办有节目99套;广播电台每日播音时间1 169小时47分钟,其中蒙古语广播平均每日播音时间140小时21分钟。全年共制作广播节目135 322小时,自制广播节目104 444小时;其中蒙古语广播制作3 361小时,自制蒙古语广播节目18 933小时。全区广播节目被党中央台采用49小时55分,其中自治区台被采用23小时12分;蒙古语广播被党中央台采用22小时49分钟。全年共制作广播剧5部11集。全区共有各级电视台13座,办有节目62套,平均每周播音时间3 107小时15分钟,其中蒙古语电视每周播音时间551小时7分钟。全年制作电视节目26 731小时,自制电视节目16 432小时;全年蒙古语电视节目制作2 842小时,自制节目2 725小时。全区电视节目被党中央台采用69小时22分钟,其中区台被采用48小时55分钟。全年制作电视剧16部312集,制作故事片5部,译制蒙古语故事片41部,电影电视4部36集。

    2002年,在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视宣传工作以宣传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不懈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在发布政令、播送新闻、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提供文化娱乐和开展社会服务等方面,为自治区两个文明建设作出贡献。一批新闻节目、主持人节目、板块节目和直播节目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受到区内外广大观众的欢迎,广播新闻牧野春潮获第二届中国科技新闻奖;有两部作品获第十六届蒙古语广播优秀节目评奖特别奖;三部作品获一等奖;在第九届全国省级广播电台新闻年会上,有两篇论文均获优秀论文奖;广播节目贺兰山绿了等获第六届中国彩虹奖中国之窗节目二等奖;广播评论《苏尼特不应消逝的草原》、《为了总理的嘱托》等均获全国类评奖二等奖。内蒙古电视台的《音乐部落》、音乐音响作品诗《草原涛声》、纪录片《下山》分别获全国类评奖一等奖、优秀专栏节目奖、音乐音响奖;专题片《自治区55年》、音乐歌舞《苁蓉情崛起的西部》等5部作品获全国类评奖骏马奖二等奖。是年1月至9月,内蒙古广播电台蒙汉语节目在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播发稿件276篇(套)。内蒙古电视台在党中央电视台播出新闻400余条,其它整点新闻中播出242条。《地球村民远山正瑛》还在日本第十届地球与环境国际电视节中播出。

     

    【电视电影】

    2002年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共拍摄8部(106集)电视剧、5部电影。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在实施9550工程方面不仅保持创作总量,还拍摄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等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精品力作,为全国电影界和中国的电影事业做出了宝贵贡献。到年底,电影《希莫的学校》(导演卓格赫)、《心跳墨脱》(导演哈斯朝鲁)是内蒙古电影制片厂2002年的重点影片,也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及电影频道资助的重点影片。京剧电影《草原母亲》(导演周玉鹏)和电影《心心相连》(导演安·阿力古娜)已经进入后期制作阶段。内蒙古电影制片厂与韩国合拍的电影《我的蟑螂情侣》也将于近期在北京开机。为党中央电视台CCTV-6拍摄的高清晰度电视电影《大漠军魂》(导演高峰),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第二批列入十六大重点献礼剧目的电视剧《风过泉沟子》已完成后期制作,将在党中央电视台播出。电视剧《中国神探》(20集)、《金色山脉》(20集)、《沙海军魂》(8集)、《苦夏》(2集)、《猎鹰》(20集)、《新刀马旦》(20集)、《沙葬》(8集)基本已完成拍摄,有的正在进行后期制作。内蒙古电影制片厂与广东巨星影业公司合作拍摄的50集电视剧《欢喜冤家》和20集电视剧《心不再遥远》正在紧张地筹备之中。

     

    【党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内蒙古宣传周】

    “党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内蒙古宣传周”于8月在内蒙古举行。这次活动是由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党中央电视台主办,党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局和内蒙古电视台联合承办的。党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内蒙古宣传周充分发挥党中央电视台和西部12个省、区、市电视台的媒体资源优势,向国内外充分展示西部的美好前景和无穷魅力。内蒙古宣传周是继陕西、甘肃、广西、西藏之后的第五个宣传周。从9月16日至22日,党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在《新闻早报》、《西部新闻》、《每日资讯》、《交通在线》、《12\12》、《财经前线》、《新闻夜话》、《魅力12》、《旅游黄金线》、《天地人》、《老片新看》等13个栏目中,以不同的方式,全方位、多侧面地宣传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对西部大开发以来,自治区各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进行生动形象地回顾和展现,节目首播时间近3 000分钟。

     

    【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

    2002年,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为内蒙古电视台三场《相聚那达慕》、电视剧《静静的艾敏河》、电视音乐片《龙马颂》完成音乐编创、录制工作;参与内蒙古广播电台庆十六大专题广播晚会的音乐创作、制作和演唱;为乌兰夫基金会录制《啊,草原》MTV、《母亲之歌》CD、恩克合唱作品3张光盘;并为各类广播电视节目配器、伴奏、伴唱,累计时间500分钟。是年,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到区外上海、北京、河北等地及包头、西苏旗区内演出合唱专题十余场,各类大小晚会、联谊会40余场。全年创作合唱作品、独唱作品、器乐作品及改编、配乐作品40余部。10月在韩国釜山举行的第二届奥林匹克合唱大赛中,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合唱团参加这次国际比赛,中国有24个合唱团参赛共获5项冠军,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合唱团荣获其中3项冠军:23日第一次颁奖仪式上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合唱以95分的成绩摘取有伴奏民谣冠军奖牌, 26日在第二次颁奖仪式上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又获混声合唱冠军、无伴奏民谣冠军;蒙古族青年指挥家乌仁珊娜获指挥奖;获得3项国际合唱大奖的参赛曲目:全区著名蒙古族作曲家色·恩克巴雅尔创作的《孤独的驮羔》、《大地之声》、《蒙古象棋》,著名作曲家永儒布编曲的《四海》、《丁赫尔扎布》等作品。苏日他拉图荣获党中央电视台步步高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优秀奖。

     

    【局长奖励基金】

    3月26日内蒙古广播电影电视局颁发2001年度局长奖励基金,全区广播影视系统的46个获奖项目分别荣获广播影视节目类、技术类、先进类和其它类别的局长奖励基金。

    内蒙古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奖励基金的设立,有力地推动广播影视精品生产,全区先后有70多个获奖项目受到表彰奖励,是年,全区广播影视系统获得国家级奖30多个,获自治区政府奖550多个。内蒙古电台和电视台不断强化精品意识,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逐步形成《内蒙古新闻》、《今日观察》、《纵横118》、《新闻透视》、《农牧民之友》、《塞外田野》、《娜荷芽》、《草原往事》、《法制专线》等一批深受听众、观众喜爱的名牌栏目。

     

    【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蒙古语广播在乌兰巴托】

    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蒙古语广播通过蒙古国家广播电台FM100.9调频频率在乌兰巴托落地,每天播出18小时15分钟。从4月1日试播,5月1日正式开播以来,内蒙古电台蒙古语节目受到蒙古国听众的关注和好评。在西方声音充斥蒙古国的情况下,内蒙古广播在乌兰巴托落地,对加深蒙古国人民对中国对内蒙古的了解,沟通两国人民的感情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走进内蒙古》全国易地采访活动】

    以展示内蒙古、宣传内蒙古为目的,以自治区旅游业为主要内容的《走进内蒙古》全国易地采访活动于7月24日至8月2日在自治区展开。此次活动邀请了全国省、市、区33家电视台的编导来内蒙古采访拍片。对促进内蒙古地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为借助高科技大众媒体的优势,进一步展示内蒙古旅游业的新景观、新亮点,积极推广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旅游新形象,让世界了解内蒙古,让内蒙古走向世界,由党中央电视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旅游局、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局联合主办的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工程已经启动,内蒙古电视台承办了此次电视采访活动。国内33家省、市电视媒体的百余位记者参加。在为期10天的电视易地采访活动中,西起巴丹吉林沙漠,东到大兴安岭林区,让外地人深切感受了变化中的内蒙古,领略到内蒙古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辽阔、美丽、神奇……”几乎成了所有参加采访的记者们对内蒙古的最大感受。采访活动结束后,经过近一个月的后期制作,全国各地33家电视台如期完成35部电视节目,这些节目手法新颖、视角独特、制作精美、风格各异,许多电视媒体把这次走进内蒙古易地采访所拍摄的节目,作为各台的重点节目,系列化推出。经过党中央电视台专家和自治区有关人士认真评议,北京电视台制作的《车窗外的草原》、宁波电视台的《天堂西乌旗游牧部落》、陕西电视台的《神秘的巴丹吉林》获一等奖;浙江电视台的《初识克什克腾》等6部作品获二等奖;《有鹿的地方包头》等10部作品获三等奖;《马上春秋》等14部作品获优秀奖。从9月21日开始,内蒙古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开设固定时段,将38部电视节目连续播出。此次活动中部分获奖节目也于10月2日至20日在党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CCTV-4)华夏掠影栏目中进行展播。

     

    【《福瑞·黄河行》】

    内蒙古电视台迎接党的十六大重点节目—大型新闻系列节目《福瑞·黄河行》是内蒙古电视台与企业联手合作的一次大规模采访报道活动。活动以“变迁”为主题,通过黄河两岸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变化以及风土人情等,生动形象的反映了党的十五大以来,全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活动从黄河源头的乌海沿河村到黄河入海处的准格尔大河口,沿黄河边走边拍边传送,采用卫星直播现场连线的方式,当天采访当天播出,活动途经6个盟市、16个旗县。大型系列报道《福瑞·黄河行》新闻采访报道活动自7月29日启程以来,历时20多天,行程5 000多公里,深入黄河两岸各盟市、旗县采访,从农村牧区、工矿企业、到普通百姓家庭,以至街头小吃摊,记者们力求以全新的角度,以现场报道的方式,把自己看到、听到、体验到的发展、变化传达给观众。黄河行报道播出新闻近80条,为观众展示了一个真实、鲜活、生动的黄河两岸发展变化新景观。

     

    【内蒙古有线网络建设和整合工作】

     至10月,已建成总长度为7 490公里的内蒙古广播电视光缆干线,联通全区12个盟(市)、43个旗县。已传送党中央电视台的内蒙古电视台的节目,为确保十六大期间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提供重要保证。同时成功地实现全区网络整合,各盟市均已设立分公司,开始统一营运。经过整合的内蒙古广播电视有线网络,优化资产,扩大规模,理顺体制,增强活力,提高服务质量。

     

    【西部光缆干线首次成功传输电视新闻节目】

    8月1日至20日,内蒙古电视台为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而策划大型系列新闻报道《福瑞·黄河行》。这是内蒙古电视台首次在自治区沿黄河流域的旗、县、市用流动式,将采编播、视音频制作、字幕装于一体进行制作报道。内蒙古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承担此次系列新闻报道的传输任务,并用广电部西部光缆干线作为传输手段,在途经的12个旗、县、市完成15个新闻节目的传输。此次传输任务的特点是流动性大、时间紧、质量要求高,每到一个地点都要把电视台记者当天采访、编制的新闻节目在当地的光缆传输站及时、准确、高质量地传输到呼和浩特,确保内蒙古电视台在当天18点30分新闻节目的准时播出。这是自治区西部光缆干线自开通以来首次正式承担大型系列新闻报道的传输任务。使内蒙古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传输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随着9月全区东部光缆干线的顺利开通,属于自治区广播电视的信息高速公路在内蒙古地区将全线贯通,承担起全区东、西部各盟市、旗县的所有正、反向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和来自全区社会各方面的一些数据传输任务。

     

    【内蒙古电视台在陕西推荐重点节目】

    6月5日,内蒙古电视台在陕西省西安成功举办 走进绿色的内蒙古·内蒙古卫视答谢陕西各界招待酒会

    5月1日,内蒙古电视台蒙汉语新闻综合频道在西安市落地,经西安市有线电视网进入千家万户。这次推荐活动的目的就是使西安的观众,特别是大企业营销代表、大广告公司,以及新闻媒介更快地走进内蒙古卫视。

     

    【广播电台采编播录控全面实现数字化】

    国家“西新工程”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数字化改造工程于11月24日正式投入运行。随着数字化技术、数字设备以及计算机技术和音频工作站设备在电台采编播录控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生产和播出全面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这标志着自治区广播媒体的制作、播出水平又迈上一个新台阶,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内蒙古电台的数字化技术改造工程是自治区广电事业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这项工程资金投入大、附属配套工程多,总共投入资金2 074万元,其中数字化的录、播、控设备投入1 100万元。内蒙古电台的采编播录控系统数字化改造工程的竣工,将提高广播的节目生产率和设备使用率,为电台的节目制作、播出流程和生产工艺开创一种全新的模式,为广播节目的安全优质播出提供技术保障。

    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采编播录控数字系统全部采用国际先进的数字设备。整个系统由主控制室和6套直播机房、7套语音录制机房、3套复制机房及一个计算机机房组成,其设备质量和工艺水平达到国内一流、世界先进水平。内蒙古电台蒙汉语广播有18个小时的节目用计算机音频工作站制作播出。

     

    【通过“西新工程”建设项目国家广电总局技术验收审核】

    “西新工程”的实施,给全区广播电视事业带来了发展契机,全区中波发射机及配套设施得到全面更新,全区167部中短波发射机全部实现了满功率、满时间、满调幅度播出,发射总功率达到1 580千瓦。于9月正式通过验收的内蒙古广播电台数字化改造工程,使内蒙古电台的采、编、录、播全面实现数字化、网络化,达到全国领先水平。为保证西新工程技术质量,确保各建设项目的技术设备和配套设施满足设计要求,根据《西新工程技术验收管理办法》,国家广电总局技术验收审核组于2002年1月22~31日对全区西新工程项目的技术验收工作进行审核。审核小组全面审查了全区西新工程建设档案,对610台等30个广播发射台站及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民族语言制作系统筹西新工程建设项目的技术质量、实施效果、运行管理进行检查复核。

     

    【党的十六大宣传】

    11月8日至11月14日,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以宣传报道好党的十六大全区代表团参会情况,反映内蒙古各族草原儿女欢欣鼓舞,蒙古语新闻综合广播克服转录、听抄、译制等种种困难,在十六大期间充分发挥广播特点,当天蒙古语《全区联播》节目延长到60分钟,全文播出江总书记的重要报告,当日上午10点《正点新闻》就播发关于十六大的开幕消息和从各盟市传来的会议反响报道。并在《全区联播》和《早间新闻联播》中开设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大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专栏,播出全区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各族、各界干部群众认真学习江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反响报道70余篇,其中录音报道、口播报道就有50篇。另外,《新闻透视》、《农牧民之友》、《西部了望》、《热线直播》等节目设专栏,以专访、请嘉宾等多种形式,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式的深度报道,使广大蒙古族听众及时收听和了解大会的盛况。汉语综合广播从11月8日开始,在新闻节目中推出庆世纪盛会,创更佳业绩专栏,《纵横118》节目推出发展是硬道理专栏。11月8日十六大开幕当天,汉语新闻综合广波及时在《正点新闻》中滚动播出大会召开的情况。《全区新闻联播》节目延长至30分钟,在内容上分别安排党的十六大开幕的录音新闻,摘发《人民日报》评论,还综合编发各地的反响。从11月9日开始,大会进入讨论阶段。汉语综合广播在新闻联播节目中先后播发消息、录音报道、综合消息、专访等30多篇。《纵横118》节目每天配发一组反映全区经济发展的专题报道。社教文艺类节目也都配合大会宣传播发反映全区各行各业、各族干部群众以实际行动迎庆党的十六大的专题报道。并在文艺节目中开设走进新时代鲜红的党旗等专栏,播送歌颂党、歌颂中华人民共和国、歌颂改革开放、歌颂民族团结、歌颂新生活的系列音乐歌曲。新闻节目中,《内蒙古新闻》除继续播出《实践三个代表迎接十六大》专栏以及50集大型新闻系列报道《来自重点工程的报道》外,蒙汉语《内蒙古新闻》从11月1日起推出15集综合性成就报道《走过五年》,蒙古语《内蒙古新闻》从11月1日起推出系列报道《草原十载话变迁》(约20集),新闻评论栏目《今日观察》10月28日起至11月20日,播出8集系列节目《内蒙古蓄势待发》,《草原晨曲》、《午间新闻》也根据栏目自身特点,配合其它栏目推出各具特色的节目。

     

    【对廷·巴特尔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

    5月23日,《内蒙古党委关于开展向廷·巴特尔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发表之后,内蒙古电台蒙古语新闻节目从5月22日起在全区《新闻联播》、《农牧民之友》节目中,配短评播出6集长篇录音通讯,汉语新闻节目也相应在全区《新闻联播》和《早间新闻》节目中播出5集长篇录音通讯。蒙汉语新闻节目还分别制作播出三期《新闻透视》和一期《纵横118节目》,热线直播节目《服务直播间》还将参与采访廷·巴特尔先进事迹的记者请入直播间,为听众讲述廷·巴特尔的故事。内蒙古电视台除在《内蒙古新闻》节目中配短评连续5天播出廷·巴特尔同志的先进事迹外,还在《今日观察》栏目中制作播出两期专题节目《草原使他光亮闪闪》,全程转播先进事迹报告会的实况录像。谈话类节目《百姓热线》还将廷·巴特尔请进演播室,与现场观众共同回顾他从一名城市青年、将军之子成长为草原之子、牧民的好带头人的历程。

    (李保国)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广播电影电视
  • 【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局领导名录】

      长:刘 

    副局长:刘永欣

      青(蒙古族)

    王向文

    关方方(蒙古族)

    纪检组长:董庭玉(女)

    电视台台长:王 

    助理巡视员:路万海   

    额尔德尼(蒙古族)

    学会副会长:白朝蓉

                赵志达

     

    【概况】

    2002年,内蒙古广播电影电视局下设行政处室10个:办公室、人事教育处、总编室、电影电视剧管理处、社会管理处、计划财务审计处、科技处、保卫处、老干部处、机关党委。所属事业单位26个: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五0一台、六一0台、七0六台、八三九台、七八一台、七三一台、直属台技术部、微波传输总站、内蒙古广播电视学校、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视科研所、内蒙古广播电视报社、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视器材供应站、内蒙古卫星电视联网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局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乌兰夫基金会办公室、乌海广播发射中心台、包头广播发射中心台、呼伦贝尔广播发射中心台、锡林浩特广播发射中心台、通辽广播发射中心台、赤峰广播发射中心台、内蒙古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财务中心。全局共有正式职工2 824人。局机关办公地址在呼和浩特市兴安北路内广电1号楼。至年底,全区共有广播电视从业人员14 996人,其中采编播人员2 922人,工程技术人员2 934人。全年广播覆盖人口2 092.79万人,覆盖率达88.1%;电视覆盖人口1 983.58万人,覆盖率83.5%。全区共有各级广播电台13座,办有节目99套;广播电台每日播音时间1 169小时47分钟,其中蒙古语广播平均每日播音时间140小时21分钟。全年共制作广播节目135 322小时,自制广播节目104 444小时;其中蒙古语广播制作3 361小时,自制蒙古语广播节目18 933小时。全区广播节目被党中央台采用49小时55分,其中自治区台被采用23小时12分;蒙古语广播被党中央台采用22小时49分钟。全年共制作广播剧5部11集。全区共有各级电视台13座,办有节目62套,平均每周播音时间3 107小时15分钟,其中蒙古语电视每周播音时间551小时7分钟。全年制作电视节目26 731小时,自制电视节目16 432小时;全年蒙古语电视节目制作2 842小时,自制节目2 725小时。全区电视节目被党中央台采用69小时22分钟,其中区台被采用48小时55分钟。全年制作电视剧16部312集,制作故事片5部,译制蒙古语故事片41部,电影电视4部36集。

    2002年,在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视宣传工作以宣传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不懈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在发布政令、播送新闻、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提供文化娱乐和开展社会服务等方面,为自治区两个文明建设作出贡献。一批新闻节目、主持人节目、板块节目和直播节目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受到区内外广大观众的欢迎,广播新闻牧野春潮获第二届中国科技新闻奖;有两部作品获第十六届蒙古语广播优秀节目评奖特别奖;三部作品获一等奖;在第九届全国省级广播电台新闻年会上,有两篇论文均获优秀论文奖;广播节目贺兰山绿了等获第六届中国彩虹奖中国之窗节目二等奖;广播评论《苏尼特不应消逝的草原》、《为了总理的嘱托》等均获全国类评奖二等奖。内蒙古电视台的《音乐部落》、音乐音响作品诗《草原涛声》、纪录片《下山》分别获全国类评奖一等奖、优秀专栏节目奖、音乐音响奖;专题片《自治区55年》、音乐歌舞《苁蓉情崛起的西部》等5部作品获全国类评奖骏马奖二等奖。是年1月至9月,内蒙古广播电台蒙汉语节目在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播发稿件276篇(套)。内蒙古电视台在党中央电视台播出新闻400余条,其它整点新闻中播出242条。《地球村民远山正瑛》还在日本第十届地球与环境国际电视节中播出。

     

    【电视电影】

    2002年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共拍摄8部(106集)电视剧、5部电影。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在实施9550工程方面不仅保持创作总量,还拍摄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等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精品力作,为全国电影界和中国的电影事业做出了宝贵贡献。到年底,电影《希莫的学校》(导演卓格赫)、《心跳墨脱》(导演哈斯朝鲁)是内蒙古电影制片厂2002年的重点影片,也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及电影频道资助的重点影片。京剧电影《草原母亲》(导演周玉鹏)和电影《心心相连》(导演安·阿力古娜)已经进入后期制作阶段。内蒙古电影制片厂与韩国合拍的电影《我的蟑螂情侣》也将于近期在北京开机。为党中央电视台CCTV-6拍摄的高清晰度电视电影《大漠军魂》(导演高峰),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第二批列入十六大重点献礼剧目的电视剧《风过泉沟子》已完成后期制作,将在党中央电视台播出。电视剧《中国神探》(20集)、《金色山脉》(20集)、《沙海军魂》(8集)、《苦夏》(2集)、《猎鹰》(20集)、《新刀马旦》(20集)、《沙葬》(8集)基本已完成拍摄,有的正在进行后期制作。内蒙古电影制片厂与广东巨星影业公司合作拍摄的50集电视剧《欢喜冤家》和20集电视剧《心不再遥远》正在紧张地筹备之中。

     

    【党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内蒙古宣传周】

    “党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内蒙古宣传周”于8月在内蒙古举行。这次活动是由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党中央电视台主办,党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局和内蒙古电视台联合承办的。党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内蒙古宣传周充分发挥党中央电视台和西部12个省、区、市电视台的媒体资源优势,向国内外充分展示西部的美好前景和无穷魅力。内蒙古宣传周是继陕西、甘肃、广西、西藏之后的第五个宣传周。从9月16日至22日,党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在《新闻早报》、《西部新闻》、《每日资讯》、《交通在线》、《12\12》、《财经前线》、《新闻夜话》、《魅力12》、《旅游黄金线》、《天地人》、《老片新看》等13个栏目中,以不同的方式,全方位、多侧面地宣传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对西部大开发以来,自治区各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进行生动形象地回顾和展现,节目首播时间近3 000分钟。

     

    【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

    2002年,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为内蒙古电视台三场《相聚那达慕》、电视剧《静静的艾敏河》、电视音乐片《龙马颂》完成音乐编创、录制工作;参与内蒙古广播电台庆十六大专题广播晚会的音乐创作、制作和演唱;为乌兰夫基金会录制《啊,草原》MTV、《母亲之歌》CD、恩克合唱作品3张光盘;并为各类广播电视节目配器、伴奏、伴唱,累计时间500分钟。是年,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到区外上海、北京、河北等地及包头、西苏旗区内演出合唱专题十余场,各类大小晚会、联谊会40余场。全年创作合唱作品、独唱作品、器乐作品及改编、配乐作品40余部。10月在韩国釜山举行的第二届奥林匹克合唱大赛中,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合唱团参加这次国际比赛,中国有24个合唱团参赛共获5项冠军,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合唱团荣获其中3项冠军:23日第一次颁奖仪式上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合唱以95分的成绩摘取有伴奏民谣冠军奖牌, 26日在第二次颁奖仪式上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又获混声合唱冠军、无伴奏民谣冠军;蒙古族青年指挥家乌仁珊娜获指挥奖;获得3项国际合唱大奖的参赛曲目:全区著名蒙古族作曲家色·恩克巴雅尔创作的《孤独的驮羔》、《大地之声》、《蒙古象棋》,著名作曲家永儒布编曲的《四海》、《丁赫尔扎布》等作品。苏日他拉图荣获党中央电视台步步高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优秀奖。

     

    【局长奖励基金】

    3月26日内蒙古广播电影电视局颁发2001年度局长奖励基金,全区广播影视系统的46个获奖项目分别荣获广播影视节目类、技术类、先进类和其它类别的局长奖励基金。

    内蒙古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奖励基金的设立,有力地推动广播影视精品生产,全区先后有70多个获奖项目受到表彰奖励,是年,全区广播影视系统获得国家级奖30多个,获自治区政府奖550多个。内蒙古电台和电视台不断强化精品意识,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逐步形成《内蒙古新闻》、《今日观察》、《纵横118》、《新闻透视》、《农牧民之友》、《塞外田野》、《娜荷芽》、《草原往事》、《法制专线》等一批深受听众、观众喜爱的名牌栏目。

     

    【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蒙古语广播在乌兰巴托】

    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蒙古语广播通过蒙古国家广播电台FM100.9调频频率在乌兰巴托落地,每天播出18小时15分钟。从4月1日试播,5月1日正式开播以来,内蒙古电台蒙古语节目受到蒙古国听众的关注和好评。在西方声音充斥蒙古国的情况下,内蒙古广播在乌兰巴托落地,对加深蒙古国人民对中国对内蒙古的了解,沟通两国人民的感情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走进内蒙古》全国易地采访活动】

    以展示内蒙古、宣传内蒙古为目的,以自治区旅游业为主要内容的《走进内蒙古》全国易地采访活动于7月24日至8月2日在自治区展开。此次活动邀请了全国省、市、区33家电视台的编导来内蒙古采访拍片。对促进内蒙古地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为借助高科技大众媒体的优势,进一步展示内蒙古旅游业的新景观、新亮点,积极推广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旅游新形象,让世界了解内蒙古,让内蒙古走向世界,由党中央电视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旅游局、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局联合主办的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工程已经启动,内蒙古电视台承办了此次电视采访活动。国内33家省、市电视媒体的百余位记者参加。在为期10天的电视易地采访活动中,西起巴丹吉林沙漠,东到大兴安岭林区,让外地人深切感受了变化中的内蒙古,领略到内蒙古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辽阔、美丽、神奇……”几乎成了所有参加采访的记者们对内蒙古的最大感受。采访活动结束后,经过近一个月的后期制作,全国各地33家电视台如期完成35部电视节目,这些节目手法新颖、视角独特、制作精美、风格各异,许多电视媒体把这次走进内蒙古易地采访所拍摄的节目,作为各台的重点节目,系列化推出。经过党中央电视台专家和自治区有关人士认真评议,北京电视台制作的《车窗外的草原》、宁波电视台的《天堂西乌旗游牧部落》、陕西电视台的《神秘的巴丹吉林》获一等奖;浙江电视台的《初识克什克腾》等6部作品获二等奖;《有鹿的地方包头》等10部作品获三等奖;《马上春秋》等14部作品获优秀奖。从9月21日开始,内蒙古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开设固定时段,将38部电视节目连续播出。此次活动中部分获奖节目也于10月2日至20日在党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CCTV-4)华夏掠影栏目中进行展播。

     

    【《福瑞·黄河行》】

    内蒙古电视台迎接党的十六大重点节目—大型新闻系列节目《福瑞·黄河行》是内蒙古电视台与企业联手合作的一次大规模采访报道活动。活动以“变迁”为主题,通过黄河两岸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变化以及风土人情等,生动形象的反映了党的十五大以来,全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活动从黄河源头的乌海沿河村到黄河入海处的准格尔大河口,沿黄河边走边拍边传送,采用卫星直播现场连线的方式,当天采访当天播出,活动途经6个盟市、16个旗县。大型系列报道《福瑞·黄河行》新闻采访报道活动自7月29日启程以来,历时20多天,行程5 000多公里,深入黄河两岸各盟市、旗县采访,从农村牧区、工矿企业、到普通百姓家庭,以至街头小吃摊,记者们力求以全新的角度,以现场报道的方式,把自己看到、听到、体验到的发展、变化传达给观众。黄河行报道播出新闻近80条,为观众展示了一个真实、鲜活、生动的黄河两岸发展变化新景观。

     

    【内蒙古有线网络建设和整合工作】

     至10月,已建成总长度为7 490公里的内蒙古广播电视光缆干线,联通全区12个盟(市)、43个旗县。已传送党中央电视台的内蒙古电视台的节目,为确保十六大期间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提供重要保证。同时成功地实现全区网络整合,各盟市均已设立分公司,开始统一营运。经过整合的内蒙古广播电视有线网络,优化资产,扩大规模,理顺体制,增强活力,提高服务质量。

     

    【西部光缆干线首次成功传输电视新闻节目】

    8月1日至20日,内蒙古电视台为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而策划大型系列新闻报道《福瑞·黄河行》。这是内蒙古电视台首次在自治区沿黄河流域的旗、县、市用流动式,将采编播、视音频制作、字幕装于一体进行制作报道。内蒙古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承担此次系列新闻报道的传输任务,并用广电部西部光缆干线作为传输手段,在途经的12个旗、县、市完成15个新闻节目的传输。此次传输任务的特点是流动性大、时间紧、质量要求高,每到一个地点都要把电视台记者当天采访、编制的新闻节目在当地的光缆传输站及时、准确、高质量地传输到呼和浩特,确保内蒙古电视台在当天18点30分新闻节目的准时播出。这是自治区西部光缆干线自开通以来首次正式承担大型系列新闻报道的传输任务。使内蒙古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传输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随着9月全区东部光缆干线的顺利开通,属于自治区广播电视的信息高速公路在内蒙古地区将全线贯通,承担起全区东、西部各盟市、旗县的所有正、反向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和来自全区社会各方面的一些数据传输任务。

     

    【内蒙古电视台在陕西推荐重点节目】

    6月5日,内蒙古电视台在陕西省西安成功举办 走进绿色的内蒙古·内蒙古卫视答谢陕西各界招待酒会

    5月1日,内蒙古电视台蒙汉语新闻综合频道在西安市落地,经西安市有线电视网进入千家万户。这次推荐活动的目的就是使西安的观众,特别是大企业营销代表、大广告公司,以及新闻媒介更快地走进内蒙古卫视。

     

    【广播电台采编播录控全面实现数字化】

    国家“西新工程”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数字化改造工程于11月24日正式投入运行。随着数字化技术、数字设备以及计算机技术和音频工作站设备在电台采编播录控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生产和播出全面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这标志着自治区广播媒体的制作、播出水平又迈上一个新台阶,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内蒙古电台的数字化技术改造工程是自治区广电事业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这项工程资金投入大、附属配套工程多,总共投入资金2 074万元,其中数字化的录、播、控设备投入1 100万元。内蒙古电台的采编播录控系统数字化改造工程的竣工,将提高广播的节目生产率和设备使用率,为电台的节目制作、播出流程和生产工艺开创一种全新的模式,为广播节目的安全优质播出提供技术保障。

    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采编播录控数字系统全部采用国际先进的数字设备。整个系统由主控制室和6套直播机房、7套语音录制机房、3套复制机房及一个计算机机房组成,其设备质量和工艺水平达到国内一流、世界先进水平。内蒙古电台蒙汉语广播有18个小时的节目用计算机音频工作站制作播出。

     

    【通过“西新工程”建设项目国家广电总局技术验收审核】

    “西新工程”的实施,给全区广播电视事业带来了发展契机,全区中波发射机及配套设施得到全面更新,全区167部中短波发射机全部实现了满功率、满时间、满调幅度播出,发射总功率达到1 580千瓦。于9月正式通过验收的内蒙古广播电台数字化改造工程,使内蒙古电台的采、编、录、播全面实现数字化、网络化,达到全国领先水平。为保证西新工程技术质量,确保各建设项目的技术设备和配套设施满足设计要求,根据《西新工程技术验收管理办法》,国家广电总局技术验收审核组于2002年1月22~31日对全区西新工程项目的技术验收工作进行审核。审核小组全面审查了全区西新工程建设档案,对610台等30个广播发射台站及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民族语言制作系统筹西新工程建设项目的技术质量、实施效果、运行管理进行检查复核。

     

    【党的十六大宣传】

    11月8日至11月14日,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以宣传报道好党的十六大全区代表团参会情况,反映内蒙古各族草原儿女欢欣鼓舞,蒙古语新闻综合广播克服转录、听抄、译制等种种困难,在十六大期间充分发挥广播特点,当天蒙古语《全区联播》节目延长到60分钟,全文播出江总书记的重要报告,当日上午10点《正点新闻》就播发关于十六大的开幕消息和从各盟市传来的会议反响报道。并在《全区联播》和《早间新闻联播》中开设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大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专栏,播出全区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各族、各界干部群众认真学习江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反响报道70余篇,其中录音报道、口播报道就有50篇。另外,《新闻透视》、《农牧民之友》、《西部了望》、《热线直播》等节目设专栏,以专访、请嘉宾等多种形式,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式的深度报道,使广大蒙古族听众及时收听和了解大会的盛况。汉语综合广播从11月8日开始,在新闻节目中推出庆世纪盛会,创更佳业绩专栏,《纵横118》节目推出发展是硬道理专栏。11月8日十六大开幕当天,汉语新闻综合广波及时在《正点新闻》中滚动播出大会召开的情况。《全区新闻联播》节目延长至30分钟,在内容上分别安排党的十六大开幕的录音新闻,摘发《人民日报》评论,还综合编发各地的反响。从11月9日开始,大会进入讨论阶段。汉语综合广播在新闻联播节目中先后播发消息、录音报道、综合消息、专访等30多篇。《纵横118》节目每天配发一组反映全区经济发展的专题报道。社教文艺类节目也都配合大会宣传播发反映全区各行各业、各族干部群众以实际行动迎庆党的十六大的专题报道。并在文艺节目中开设走进新时代鲜红的党旗等专栏,播送歌颂党、歌颂中华人民共和国、歌颂改革开放、歌颂民族团结、歌颂新生活的系列音乐歌曲。新闻节目中,《内蒙古新闻》除继续播出《实践三个代表迎接十六大》专栏以及50集大型新闻系列报道《来自重点工程的报道》外,蒙汉语《内蒙古新闻》从11月1日起推出15集综合性成就报道《走过五年》,蒙古语《内蒙古新闻》从11月1日起推出系列报道《草原十载话变迁》(约20集),新闻评论栏目《今日观察》10月28日起至11月20日,播出8集系列节目《内蒙古蓄势待发》,《草原晨曲》、《午间新闻》也根据栏目自身特点,配合其它栏目推出各具特色的节目。

     

    【对廷·巴特尔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

    5月23日,《内蒙古党委关于开展向廷·巴特尔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发表之后,内蒙古电台蒙古语新闻节目从5月22日起在全区《新闻联播》、《农牧民之友》节目中,配短评播出6集长篇录音通讯,汉语新闻节目也相应在全区《新闻联播》和《早间新闻》节目中播出5集长篇录音通讯。蒙汉语新闻节目还分别制作播出三期《新闻透视》和一期《纵横118节目》,热线直播节目《服务直播间》还将参与采访廷·巴特尔先进事迹的记者请入直播间,为听众讲述廷·巴特尔的故事。内蒙古电视台除在《内蒙古新闻》节目中配短评连续5天播出廷·巴特尔同志的先进事迹外,还在《今日观察》栏目中制作播出两期专题节目《草原使他光亮闪闪》,全程转播先进事迹报告会的实况录像。谈话类节目《百姓热线》还将廷·巴特尔请进演播室,与现场观众共同回顾他从一名城市青年、将军之子成长为草原之子、牧民的好带头人的历程。

    (李保国)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