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3卷  /  盟市旗县

2003卷

  • 科尔沁区
  •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岩  英(4月离任)

    ***(4月任职)

    副书记:杨宝珅(蒙古族)

    赵忠孝         

    刘庆文(蒙古族)

    龚明珠(蒙古族)

    赵国河(4月任职)

    纪委书记:宝  音(蒙古族3月离任)

    赵国河(4月任职)

    人大常委会主任:路占山

    副主任:齐桂荣(女)

    孙传福

     

    孙柏森

    王文学(满族)

      长:林向阳

    副区长:金志刚

     

    李洪伟

    关桂兰(女蒙古族)

    郭英杰

    巴一凡

    韩国武

    政协主席:李华晨(3月离任)

      音(蒙古族3月任职)

    副主席:郝桂林(3月离任)

    孙永林

    陈国勋(女)

    闻守龙

    宁树桐

    法院院长:王大成

    检察院检察长:李那顺(蒙古族)

    武装部长:崇先锋(蒙古族)

      委:王启有

     

    【概况】

    科尔沁区总面积3 212平方公里,地处北纬43°22'~43°58',东经120°41'~123°03',属环渤海经济区,居住着蒙、汉、回、朝、满等16个民族,人口79.5万,占通辽市总人口的26%。科尔沁区设党政机构57个、19个镇(苏木)、5个国有农牧场、10个街道办事处。

    科尔沁区现有耕地面积168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150万亩,有机电井1.5万眼,粮食多年稳产在16亿斤;有林面积115万亩,林木蓄积量320立方米;牧业年度家畜饲养量202万头(只)。工业经济形成以当地资源为依托,以乳业、酿造、化工、纺织、食品为支柱的地方工业体系,共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60户,区属限额以上工业企业26户。

    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6.5亿元,上年同期增长1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3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1%;第三产业增加值26.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7%,三次产业比为23:43:34。财政收入达26 009万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 010万元,比上年增长1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6%。

     

    【工业经济】

    全年区属现价工业总产值完成24.8亿元,为上年同期的122%;工业增加值完成8.9亿元,为上年同期的117%;实现利税7 214万元,为上年同期的150%。以通辽金锣、科尔沁乳业为代表的龙头企业牵动能力明显增强,产业化链条基本形成;三兴彩印、美林家具等中小型企业发展平稳,产值利税稳步增长。企业技改投资6.93亿元,完成技改项目23户,重点技术开发项目13项,并有2户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

     

    【农村经济】

    农业主导产业由种植业逐步向养殖业转移。以养牛为重点的农区畜牧业发展迅速,牧业年度家畜饲养量202万头(只)。其中,牛存栏12.2万头,出栏育肥牛10万头,奶牛存栏1.5万头,生猪饲养量141.5万口。按照种植业结构调整思路,引草入田4万亩,种植专用饲料玉米4万亩,专用加工玉米52万亩,青贮田1万亩。无公害绿色农产品面积达到22万亩,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一批特色农产品已形成规模,农业生产在严重干旱的条件下取得较好收成,粮食总产量达7.25亿公斤,蔬菜总产量4.8亿公斤。

     

    【私营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全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全年注册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业户已达到39 789户,从业人员86 399人;全年上缴税金6 048万元,同比增长6%。通过进一步开放市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流通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中介服务等新型流通业健康发展并初具规模,以城区专业市场为依托的流通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流通产业已成为拉动全区一、二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招商引资】

    围绕创建“绿色工业强区”主题,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有关优惠政策,进一步与海内外加强交流与合作。全年共引进市外资金5.79亿,累计利用国外资金553.3万美元,外贸出口额350万美元,争取国家无偿投资1.8亿元,实施横联项目42个。

     

    【农业基础建设】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1.4万亩,其中"5820"精品工程6万亩,"中国记者林"、"三八林"等窗口林1万亩,退耕还林2万亩;禁牧舍饲全面实施,新建畜禽棚舍1万间,完成"三化两贮"5.25亿公斤,整治险工5处,完成人畜饮水解困工程23处,新打配机电井316眼,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2.3万亩;二期农网改造工程全面启动,已完成投资3 342万元,改造农网896公里;完成中低产田改造2.35万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连续3年获得自治区和通辽市综合评比第一名。

     

    【城市基础建设】

    全年投资3 160万元,扩建交通路和团结路。完成胜利路和永安路等29处拆迁任务,拆迁1 988户,面积127 870平方米,回迁及安置率达100%。完成10个镇的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重点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投资1.25亿元,建成住宅面积7.5万平方米,硬化道路面积16.5万平方米。完成了大林至吉日嘎朗穿沙公路通小公路部分路段的硬化,方便了人民的生产生活。

     

    【各项改革】

    企业改革对通辽锅炉厂等6户企业依法实施破产;对金驼变压器公司等5户企业实施了民营化改造;对部分破产企业 闲置资产实施了整体出售,盘活资产4 300万元。通过对国有和集体企业进行多种形式改制,全区企业民营化达90%以上。

    机构改革完成行政机构改革任务,机构设置由改革前的51个精简到30个,行政编制由1 215个削减到732个。改革后公务员队伍得到进一步优化,部门职责权限划分趋于科学,行政管理体制正向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方向发展。

    税费改革当年完成农村税费改革工作,改革后共征收农业税正税3 200万元,农业税附加928万元,得到国家转移支付2 673万元。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督机制,清理、整顿和规范涉农收费,人均减负48元,农村平均减负率31.5%,减轻了农民负担。

     

    【社会保障】

    全区共有下岗失业人员11 515人,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再就业5 604人;最低生活保障实现新一轮提标扩面,低保标准由每月每人104元提高到122元,低保对象达16 845人,占城镇居民总数的5.8%,做到应保尽保;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2 782人,领取失业保险金2 500人,发放率100%;全年完成养老保险收入9 443万元,发放养老金8 189万元,按时足额发放率为100%;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 034人,全年收缴基本医疗保险金550万元,支出480万元,保证了职工的基本医疗。启动了35个村的扶贫解困工程,开展城区帮扶解困活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了保证。

     

    【人民生活】

    全区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5 663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 150元,分别比上年增加260元和12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9.5平方米。

     

    【社会事业】

    科尔沁区有各类学校273所,教职工7 986名,专任教师6 286名,在校生92 286名。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装备完成23所学校。有区属图书馆一所,藏书30余万册,城区内几个较大的社区设有图书室,供社区内居民使用。有卫生医疗机构66个,医疗卫生人员2 623名;城市社会医疗服务全面启动,98%的社区都建有医疗服务站(所)。为加快高新技术转化步伐,在工业企业推广了冷轧带肋钢筋、纳米涂料等一批先进技术;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56项,引进农作物新品种69个;创办科技信息协会,为农牧民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服务。全年人口出生率为9.97,计划生育率达99.88%。

     

    【精神文明建设】

    开展了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和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培育巴黎之春、希望百花新城、东方明珠等社区建设新典型,有50个社区居委会达到市级示范标准,31个星光计划项目全部通过自治区验收。在科尔沁区广泛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文明行为规范教育,并对涌现出的10名文明市民进行了大张旗鼓的表彰。

    (赵洪武)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科尔沁区
  •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岩  英(4月离任)

    ***(4月任职)

    副书记:杨宝珅(蒙古族)

    赵忠孝         

    刘庆文(蒙古族)

    龚明珠(蒙古族)

    赵国河(4月任职)

    纪委书记:宝  音(蒙古族3月离任)

    赵国河(4月任职)

    人大常委会主任:路占山

    副主任:齐桂荣(女)

    孙传福

     

    孙柏森

    王文学(满族)

      长:林向阳

    副区长:金志刚

     

    李洪伟

    关桂兰(女蒙古族)

    郭英杰

    巴一凡

    韩国武

    政协主席:李华晨(3月离任)

      音(蒙古族3月任职)

    副主席:郝桂林(3月离任)

    孙永林

    陈国勋(女)

    闻守龙

    宁树桐

    法院院长:王大成

    检察院检察长:李那顺(蒙古族)

    武装部长:崇先锋(蒙古族)

      委:王启有

     

    【概况】

    科尔沁区总面积3 212平方公里,地处北纬43°22'~43°58',东经120°41'~123°03',属环渤海经济区,居住着蒙、汉、回、朝、满等16个民族,人口79.5万,占通辽市总人口的26%。科尔沁区设党政机构57个、19个镇(苏木)、5个国有农牧场、10个街道办事处。

    科尔沁区现有耕地面积168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150万亩,有机电井1.5万眼,粮食多年稳产在16亿斤;有林面积115万亩,林木蓄积量320立方米;牧业年度家畜饲养量202万头(只)。工业经济形成以当地资源为依托,以乳业、酿造、化工、纺织、食品为支柱的地方工业体系,共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60户,区属限额以上工业企业26户。

    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6.5亿元,上年同期增长1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3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1%;第三产业增加值26.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7%,三次产业比为23:43:34。财政收入达26 009万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 010万元,比上年增长1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6%。

     

    【工业经济】

    全年区属现价工业总产值完成24.8亿元,为上年同期的122%;工业增加值完成8.9亿元,为上年同期的117%;实现利税7 214万元,为上年同期的150%。以通辽金锣、科尔沁乳业为代表的龙头企业牵动能力明显增强,产业化链条基本形成;三兴彩印、美林家具等中小型企业发展平稳,产值利税稳步增长。企业技改投资6.93亿元,完成技改项目23户,重点技术开发项目13项,并有2户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

     

    【农村经济】

    农业主导产业由种植业逐步向养殖业转移。以养牛为重点的农区畜牧业发展迅速,牧业年度家畜饲养量202万头(只)。其中,牛存栏12.2万头,出栏育肥牛10万头,奶牛存栏1.5万头,生猪饲养量141.5万口。按照种植业结构调整思路,引草入田4万亩,种植专用饲料玉米4万亩,专用加工玉米52万亩,青贮田1万亩。无公害绿色农产品面积达到22万亩,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一批特色农产品已形成规模,农业生产在严重干旱的条件下取得较好收成,粮食总产量达7.25亿公斤,蔬菜总产量4.8亿公斤。

     

    【私营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全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全年注册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业户已达到39 789户,从业人员86 399人;全年上缴税金6 048万元,同比增长6%。通过进一步开放市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流通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中介服务等新型流通业健康发展并初具规模,以城区专业市场为依托的流通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流通产业已成为拉动全区一、二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招商引资】

    围绕创建“绿色工业强区”主题,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有关优惠政策,进一步与海内外加强交流与合作。全年共引进市外资金5.79亿,累计利用国外资金553.3万美元,外贸出口额350万美元,争取国家无偿投资1.8亿元,实施横联项目42个。

     

    【农业基础建设】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1.4万亩,其中"5820"精品工程6万亩,"中国记者林"、"三八林"等窗口林1万亩,退耕还林2万亩;禁牧舍饲全面实施,新建畜禽棚舍1万间,完成"三化两贮"5.25亿公斤,整治险工5处,完成人畜饮水解困工程23处,新打配机电井316眼,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2.3万亩;二期农网改造工程全面启动,已完成投资3 342万元,改造农网896公里;完成中低产田改造2.35万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连续3年获得自治区和通辽市综合评比第一名。

     

    【城市基础建设】

    全年投资3 160万元,扩建交通路和团结路。完成胜利路和永安路等29处拆迁任务,拆迁1 988户,面积127 870平方米,回迁及安置率达100%。完成10个镇的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重点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投资1.25亿元,建成住宅面积7.5万平方米,硬化道路面积16.5万平方米。完成了大林至吉日嘎朗穿沙公路通小公路部分路段的硬化,方便了人民的生产生活。

     

    【各项改革】

    企业改革对通辽锅炉厂等6户企业依法实施破产;对金驼变压器公司等5户企业实施了民营化改造;对部分破产企业 闲置资产实施了整体出售,盘活资产4 300万元。通过对国有和集体企业进行多种形式改制,全区企业民营化达90%以上。

    机构改革完成行政机构改革任务,机构设置由改革前的51个精简到30个,行政编制由1 215个削减到732个。改革后公务员队伍得到进一步优化,部门职责权限划分趋于科学,行政管理体制正向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方向发展。

    税费改革当年完成农村税费改革工作,改革后共征收农业税正税3 200万元,农业税附加928万元,得到国家转移支付2 673万元。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督机制,清理、整顿和规范涉农收费,人均减负48元,农村平均减负率31.5%,减轻了农民负担。

     

    【社会保障】

    全区共有下岗失业人员11 515人,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再就业5 604人;最低生活保障实现新一轮提标扩面,低保标准由每月每人104元提高到122元,低保对象达16 845人,占城镇居民总数的5.8%,做到应保尽保;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2 782人,领取失业保险金2 500人,发放率100%;全年完成养老保险收入9 443万元,发放养老金8 189万元,按时足额发放率为100%;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 034人,全年收缴基本医疗保险金550万元,支出480万元,保证了职工的基本医疗。启动了35个村的扶贫解困工程,开展城区帮扶解困活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了保证。

     

    【人民生活】

    全区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5 663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 150元,分别比上年增加260元和12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9.5平方米。

     

    【社会事业】

    科尔沁区有各类学校273所,教职工7 986名,专任教师6 286名,在校生92 286名。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装备完成23所学校。有区属图书馆一所,藏书30余万册,城区内几个较大的社区设有图书室,供社区内居民使用。有卫生医疗机构66个,医疗卫生人员2 623名;城市社会医疗服务全面启动,98%的社区都建有医疗服务站(所)。为加快高新技术转化步伐,在工业企业推广了冷轧带肋钢筋、纳米涂料等一批先进技术;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56项,引进农作物新品种69个;创办科技信息协会,为农牧民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服务。全年人口出生率为9.97,计划生育率达99.88%。

     

    【精神文明建设】

    开展了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和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培育巴黎之春、希望百花新城、东方明珠等社区建设新典型,有50个社区居委会达到市级示范标准,31个星光计划项目全部通过自治区验收。在科尔沁区广泛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文明行为规范教育,并对涌现出的10名文明市民进行了大张旗鼓的表彰。

    (赵洪武)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