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3卷  /  科教卫外体

2003卷

  • 内蒙古民族大学
  • 【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荀黎明

    党委副书记

      长:王顶柱(蒙古族)

    党委副书记:刘金赋

    白长明(蒙古族6月离任)

    副校长:安官布(蒙古族)

    马国文(回族)

      祥(满族)

    盛国清

    敖杰男

     

    【概况】

    内蒙古民族大学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坐落在被誉为科尔沁草原明珠的通辽市,由有着四十多年坚实办学基础的原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内蒙古蒙医学院、哲里木畜牧学院合并组建,隶属于自治区人民政府,由自治区教育厅主管。是一所具有鲜明地方特点、民族特色的综合性大学。经多年办学,学校已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8万多人,他们有的在各级党政部门担任要职,有的成为教学、科研骨干,有的拼搏于异国他乡。另外,学校还为日本、韩国、蒙古等国培养留学生200多人。

    学校的发展建设,始终受到国家、自治区及驻地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自治区政府主席乌云其木格都曾来校视察指导过工作。

    学校占地面积2 302亩,校舍建筑面积36.6万平方米。全校现有教职工2 238人,专任教师757人,其中正、副教授33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5人,入选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员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07人,在读博士生47人、硕士生53人。学校现有本专科学生11 084人,研究生77人,留学生39人,成人教育在籍学生12 496人。

    学校设17个党群行政管理部门;设人文学院、蒙古学学院、政法与历史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物理与机电学院、化学学院、蒙医药学院、临床医学院、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体育学院、艺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16个学院和马列主义教研部,共17个教学单位;设图书馆、分析测试中心、学报编辑部等3个教辅单位和两个附属医院。学校有世界史研究所、科尔沁文化研究所、凝聚态物理研究所、计算物理研究所、作物栽培与耕作研究所、种子研究所、蒙医药研究所等7个科研机构。学校现有普通教育专业50个,职业技术教育专业11个,涵盖文、理、工、农、医、史、法、教育、管理等9个学科门类。学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留学生招收资格权和外籍教师聘任资格权。学校现有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3个省级重点学科,3门自治区示范课程;5个版本的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校图书馆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二级检索站,藏书70万册,中外文报刊种类1 800余种,建有光盘、网络数据库,拥有大型电子阅览室。学校有42个基础和专业实验室,拥有较为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连通3个校区的校园网络工程开通运行。学校已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解放军军需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同时,还与美国、加拿大、日本、蒙古、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一些教育科研机构建立联系,并与日本酪农学园大学签订校际合作协议。

    内蒙古民族大学的办学宗旨和指导思想是:立足东部,面向全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教育规律,转变教育思想,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发展师范教育,突出办好蒙医专业,拓宽农牧专业办学领域,创办新兴学科,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内蒙古民族大学的发展方向是:力争使学校成为培养高层次创造型人才的摇篮;成为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当地民族文化和教育开发、研究的中心;成为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以教学为主,教学、科研相长,具有鲜明地方特点、民族特色和学科优势的综合性大学。

     

    【教学改革】

    2002年是学校的质量·管理年,6月召开首次教学工作会议,提出加强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加强了教学质量评估工作。

     

    【教学 科研】

    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制定《内蒙古民族大学课程建设实施办法》和《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办法》等规章制度,评审通过64门优秀课程和189门合格课程。

    加快学科专业调整建设步伐2002年又新申报9个硕士学位点,等待上级批复。2001年新增加的编辑出版等18个本科专业,成人教育新增设的汽车驾驶等11个专业陆续开始招生。经教育厅批准,2002年又新增7个本科专业。对个别生源不好、就业困难的专业进行3+2学年双学位制改造。

    完成教育厅组织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验收2002年,学校通过自治区组织的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远程教育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验收。教学科研互相促进,推动了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坚持走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道路,重视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关系,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实践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2002年制定《内蒙古民族大学科研机构管理办法》、《内蒙古民族大学关于外聘专家进行学术活动有关事宜的暂行规定》等多项规章制度。是年共争取各级科研项目178项,经费63.6万元;申报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组织专家鉴定5项科研成果;全校教师共发表论文790篇,出版著作22部,编写教材11部,工具书目1部,出版科普读物1部。

     

    【师资队伍建设】

    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并实施《内蒙古民族大学师资队伍建设“十五”规划》、《青年教师培养管理试行办法》、《选择培养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实施办法》。2002年确定39位青年教师在职定向(委培)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和专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来校工作,全年共引进34人。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为127位青年教师配备导师,对115位青年教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等4门课程的培训。

     

    【基本建设】

    全年完成北校区9 300平方米教学主楼、11 800平方米学生食堂和20 700平方米学生公寓(2#公寓)的建设任务,解决了新生教室、生活和住宿问题。24 600多平方米的理工教学实验楼和2 000平方米的职工住宅楼已完成主体工程;39 000平方米的住宅小区和幼教大楼已完成基础工程。

     

    【管理体制改革】

    2002年,对部分二级教学、教辅单位进行调整,新组建8个学院,实现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完成第二轮处级干部和科级干部竞聘上岗工作;引入激励机制,发放校内岗位津贴400万元,在自治区未拨艰苦地区补贴的情况下,自筹资金发放艰苦地区补贴168万元;稳步推进后勤社会的改革步伐,完成后勤实体与学校的分离;统一财务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在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举的原则下,附属医院医疗、护理和服务水平有明显提高。

     

    【模范人物】

    孙志刚男,蒙古族,在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工作,2002年5月1日获国家劳动模范称号。

    金朝鲁男,蒙古族,在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工作,2002年7月20日获参加三个代表实践者称号。

    贤景春女,汉族,在内蒙古民族大学理工学院工作,2002年3月8日获自治区三八红旗手称号。

     

    【学校大事】

    1.3月11日下午,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光林在通辽市委书记赵双连陪同下我校考察指导工作,听取了王顶柱校长的工作汇报并对办学提出几点意见。

    2.8月29日上午,人民空军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设立的蓝天西部助学希望之星大学生助学基金在京正式启动。学校85名学生受到捐助。

    3.9月28日,内蒙古林业总医院成为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在牙克石市举行挂牌仪式,该医院的成立加强校企联合办学,强化教学实践环节,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4. 学校学报社会科学蒙古文版荣获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组织的第二届内蒙古期刊奖;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在中国农学会和中国期刊协会农业期刊分会组织的第三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评选中被评为全国优秀农业期刊

    5.在2002年新世纪321人才工程评选中,学校巴根教授入选第一层次,吉日木图教授、孟和教授、赵玉英教授、巴·苏和编审、奥·乌力吉副教授、宝音图副教授、马德慧副教授等7人入选第二层次。

    6.在全区第六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学校被自治区党委、政府评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选进集体。

    (刘云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内蒙古民族大学
  • 【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荀黎明

    党委副书记

      长:王顶柱(蒙古族)

    党委副书记:刘金赋

    白长明(蒙古族6月离任)

    副校长:安官布(蒙古族)

    马国文(回族)

      祥(满族)

    盛国清

    敖杰男

     

    【概况】

    内蒙古民族大学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坐落在被誉为科尔沁草原明珠的通辽市,由有着四十多年坚实办学基础的原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内蒙古蒙医学院、哲里木畜牧学院合并组建,隶属于自治区人民政府,由自治区教育厅主管。是一所具有鲜明地方特点、民族特色的综合性大学。经多年办学,学校已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8万多人,他们有的在各级党政部门担任要职,有的成为教学、科研骨干,有的拼搏于异国他乡。另外,学校还为日本、韩国、蒙古等国培养留学生200多人。

    学校的发展建设,始终受到国家、自治区及驻地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自治区政府主席乌云其木格都曾来校视察指导过工作。

    学校占地面积2 302亩,校舍建筑面积36.6万平方米。全校现有教职工2 238人,专任教师757人,其中正、副教授33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5人,入选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员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07人,在读博士生47人、硕士生53人。学校现有本专科学生11 084人,研究生77人,留学生39人,成人教育在籍学生12 496人。

    学校设17个党群行政管理部门;设人文学院、蒙古学学院、政法与历史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物理与机电学院、化学学院、蒙医药学院、临床医学院、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体育学院、艺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16个学院和马列主义教研部,共17个教学单位;设图书馆、分析测试中心、学报编辑部等3个教辅单位和两个附属医院。学校有世界史研究所、科尔沁文化研究所、凝聚态物理研究所、计算物理研究所、作物栽培与耕作研究所、种子研究所、蒙医药研究所等7个科研机构。学校现有普通教育专业50个,职业技术教育专业11个,涵盖文、理、工、农、医、史、法、教育、管理等9个学科门类。学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留学生招收资格权和外籍教师聘任资格权。学校现有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3个省级重点学科,3门自治区示范课程;5个版本的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校图书馆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二级检索站,藏书70万册,中外文报刊种类1 800余种,建有光盘、网络数据库,拥有大型电子阅览室。学校有42个基础和专业实验室,拥有较为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连通3个校区的校园网络工程开通运行。学校已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解放军军需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同时,还与美国、加拿大、日本、蒙古、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一些教育科研机构建立联系,并与日本酪农学园大学签订校际合作协议。

    内蒙古民族大学的办学宗旨和指导思想是:立足东部,面向全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教育规律,转变教育思想,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发展师范教育,突出办好蒙医专业,拓宽农牧专业办学领域,创办新兴学科,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内蒙古民族大学的发展方向是:力争使学校成为培养高层次创造型人才的摇篮;成为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当地民族文化和教育开发、研究的中心;成为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以教学为主,教学、科研相长,具有鲜明地方特点、民族特色和学科优势的综合性大学。

     

    【教学改革】

    2002年是学校的质量·管理年,6月召开首次教学工作会议,提出加强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加强了教学质量评估工作。

     

    【教学 科研】

    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制定《内蒙古民族大学课程建设实施办法》和《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办法》等规章制度,评审通过64门优秀课程和189门合格课程。

    加快学科专业调整建设步伐2002年又新申报9个硕士学位点,等待上级批复。2001年新增加的编辑出版等18个本科专业,成人教育新增设的汽车驾驶等11个专业陆续开始招生。经教育厅批准,2002年又新增7个本科专业。对个别生源不好、就业困难的专业进行3+2学年双学位制改造。

    完成教育厅组织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验收2002年,学校通过自治区组织的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远程教育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验收。教学科研互相促进,推动了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坚持走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道路,重视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关系,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实践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2002年制定《内蒙古民族大学科研机构管理办法》、《内蒙古民族大学关于外聘专家进行学术活动有关事宜的暂行规定》等多项规章制度。是年共争取各级科研项目178项,经费63.6万元;申报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组织专家鉴定5项科研成果;全校教师共发表论文790篇,出版著作22部,编写教材11部,工具书目1部,出版科普读物1部。

     

    【师资队伍建设】

    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并实施《内蒙古民族大学师资队伍建设“十五”规划》、《青年教师培养管理试行办法》、《选择培养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实施办法》。2002年确定39位青年教师在职定向(委培)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和专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来校工作,全年共引进34人。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为127位青年教师配备导师,对115位青年教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等4门课程的培训。

     

    【基本建设】

    全年完成北校区9 300平方米教学主楼、11 800平方米学生食堂和20 700平方米学生公寓(2#公寓)的建设任务,解决了新生教室、生活和住宿问题。24 600多平方米的理工教学实验楼和2 000平方米的职工住宅楼已完成主体工程;39 000平方米的住宅小区和幼教大楼已完成基础工程。

     

    【管理体制改革】

    2002年,对部分二级教学、教辅单位进行调整,新组建8个学院,实现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完成第二轮处级干部和科级干部竞聘上岗工作;引入激励机制,发放校内岗位津贴400万元,在自治区未拨艰苦地区补贴的情况下,自筹资金发放艰苦地区补贴168万元;稳步推进后勤社会的改革步伐,完成后勤实体与学校的分离;统一财务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在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举的原则下,附属医院医疗、护理和服务水平有明显提高。

     

    【模范人物】

    孙志刚男,蒙古族,在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工作,2002年5月1日获国家劳动模范称号。

    金朝鲁男,蒙古族,在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工作,2002年7月20日获参加三个代表实践者称号。

    贤景春女,汉族,在内蒙古民族大学理工学院工作,2002年3月8日获自治区三八红旗手称号。

     

    【学校大事】

    1.3月11日下午,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光林在通辽市委书记赵双连陪同下我校考察指导工作,听取了王顶柱校长的工作汇报并对办学提出几点意见。

    2.8月29日上午,人民空军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设立的蓝天西部助学希望之星大学生助学基金在京正式启动。学校85名学生受到捐助。

    3.9月28日,内蒙古林业总医院成为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在牙克石市举行挂牌仪式,该医院的成立加强校企联合办学,强化教学实践环节,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4. 学校学报社会科学蒙古文版荣获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组织的第二届内蒙古期刊奖;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在中国农学会和中国期刊协会农业期刊分会组织的第三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评选中被评为全国优秀农业期刊

    5.在2002年新世纪321人才工程评选中,学校巴根教授入选第一层次,吉日木图教授、孟和教授、赵玉英教授、巴·苏和编审、奥·乌力吉副教授、宝音图副教授、马德慧副教授等7人入选第二层次。

    6.在全区第六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学校被自治区党委、政府评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选进集体。

    (刘云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