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3卷  /  盟市旗县

2003卷

  • 杭锦后旗
  •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李 

    副书记: ***

    贾英祥

    钱达楞太(蒙古族纪委书记)

    潘金玉

    侯晨曦

      委:吴金虎

    贺忠孝

     

    王海钰 

    李跃文

    郭凤玲(女)

    人大常委会主任:何保全

    副主任:路福利

    段玉明 

    王金祥  

    胡开泽

      长: ***

    副旗长:李凤林

    *** 

    王永国  

    刘艳岭(女)

    周慧明

    张喜明(回族)

    袁海文 

    罗洪文  

     

    政协主席:柴玉斌

    副主席:韩耀先

    全国斌 

    彭银翔 

    李爱民 

    仲相成

    法院院长:刘 

    检察院检察长:王秀成

    武装部长:吴金虎

      委:邓少雄

     

    【概况】

    杭锦后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河套平原西北角,位于北纬40°26~41°13,东经106°34~107°24之间。南北长约87公里,东西宽约52公里。旗境东南隔黄河与伊克昭盟杭锦旗相望,北靠乌拉特后旗,东与临河市毗邻,东北角连乌拉特中旗,西和西南部与磴口县接壤。全旗辖地1 767平方公里,总面积265.04万亩,其中可耕地165.45万亩,耕地132.55万亩,森林占地24.1万亩,草牧场约65.85万亩,沙漠占地约30万亩,海子占地2.7万亩。全旗地形为西南高(最高部位在头道桥镇境内,海拔1 050.4米),东北低(最低部位在团结镇境内,海拔1031.3米)。气候属中温带温热亚带,风多雨少,气候干燥,年平均气温8.7,年均降雨量134毫米。

    杭锦后旗地处河套平原,引黄灌溉便利,土地肥沃,水草丰美,宜耕宜牧。以乌拉河、杨家河、黄济渠三大干渠和青慧等12条分干渠为骨干,与60道支渠、267道斗渠、4 100道农渠、13 900道毛渠,形成纵横交错的灌水渠系网络,灌溉面积达152.44万亩。旗境内的总排干长65公里,一、二、三排干总长度为86.37公里,西缸等十大分干沟总长为188.04公里,与之配套的有支沟52条、斗沟201条、农沟1 088条、毛沟10 468条。明沟排水控制面积210万亩,390眼机井控制面积35.7万亩。全旗已建成地块成方(2亩以下)的渠、沟、田、林、路五配套农田7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0%。全旗98% 的耕地引黄自流灌溉,4%的耕地井水或扬水灌溉。

    2002年全旗共有16个乡镇、138个行政村、1 053个农业合作社。全旗总户数79 214户,总人口29.74万人,其中蒙古族2 262人,回族2 165人,满族296人,朝鲜族11人,达斡尔族12人,壮族5人,藏族30人,苗族23人,土家族15人,维吾尔族7人,瑶族4人,汉族294 775人。

    2002年,全旗国内生产总值219 576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 745元。其中第一产业141 006万元,第二产业88 851万元,工业增加值33 839万元,第三产业64 319万元。粮食总产量29.45万吨,油料总产量64 945吨,甜菜总产量44 110吨,羊毛1 169吨,羊绒8吨。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115.39万头(只),猪牛羊肉总产量32 479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 250万元。中小学在校学生4.2万人,卫生技术人员742人。财政收入15 314万元,财政支出25 499万元。职工平均工资9 156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 779元。林木保存面积累计59.04万亩,林木总蓄积量为158.8万立方米。全旗森林覆被率达24.3%,平原绿化达到全国先进旗县标准。农机总动力269 514千瓦,农业人口人均拥有动力0.97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07台,小型拖拉机14 851台,平均5.32户农民拥有一台拖拉机.全旗共有农用运输车3 247辆,柴油机22台,电动机3 545台,播种机4 952台,饲料粉碎机4 410台,机动脱粒机4 746台,小麦联合收割机85台。

    全旗共有乡镇企业5 283个,从业人员24 160人,总产值266 593万元,实现增加值78 905万元,创造利润29 982万元,交纳税金3 701元,农牧民人均乡镇企业纯收入800元。2002年,共修建旗、乡、村公路600多公里,完成总长800多公里的旗、乡、村、社四级公路网建设,138个村通汽车;全旗实现村村通邮,邮路总长度219公里,16个乡镇全部开通程控电话;有130个村通电话。全旗共有固定电话29 000部,移动电话12 100部。有103个村通电话;有97个村通自来水。杭锦后旗主要工业企业有面粉厂、河套酒业公司、农电局、植物油厂、电利铁合金厂、自来水公司、发民纸业公司、乳品厂、印刷厂、副食品厂、花炮厂、机动车制造厂、民族刺绣服装厂、地毯厂、工艺厂、皮革厂、粉丝厂、砖厂、电器厂、饲料公司、南渠暖气片厂、头道桥预制厂、塑料制品厂、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建筑一公司、建筑二公司、谷氨酸厂等。

    2002年,主要工业品产量为:小麦面粉11.26万吨,白酒23 021吨、食用植物油3 559吨、服装32.93万件、谷氨酸10 019吨、铸铁暖气片405吨、乳制品70吨、塑料制品560吨、机制纸1 065吨、铁合金2 911吨、机制砖7 448万块、自来水75万吨、瓶装饮用水1 017吨。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全旗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取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两个文明建设同步推进的可喜成绩。

     

    【农业】

    坚持以工业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围绕7项产业化经营,合理调整了农业内部结构,农、牧、林产值之比达到65.830.63.6。围绕畜牧业发展年,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制定优惠政策等措施,进一步强化畜牧业的主体地位。全年用于畜牧业专项贷款3 400万元,旗财政投资800万元,用于奶牛、肉羊、肉鸡产业发展的奖励性补贴。全旗新购奶牛3 426头,引进优质基础母羊2.8万只,加工肉鸡40多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0.6%,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以发展优质、特色、绿色农业为主线,通过提高品质、更新品种,落实订单,强化科技园区建设等措施,促进种植业的上档升级,全旗优质绿色农产品和订单农业分别占到总播面积的75%和51%。以生态建设为中心,以经济效益为支撑,进一步加快林果业的发展步伐。全旗完成退耕还林4万亩,营造速生丰产林1.2万亩,完成"三北"四期工程4万亩,完成"天保工程"11.6万亩。

     

    【工业】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扩张总量和提高质量为中心,积极培育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对各类企业进行统一规划、分类指导。旗财政拿出1 000多万元,对重点企业进行奖励投资。围绕重点项目,加大技改投入;财政拿出2 000多万元,帮助企业协调银行贷款3 000万元,支持企业实施15项投资百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这些项目投产后,将成为全旗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发挥资源优势,以项目带动、市场引导为主,着力培育、扶持、发展奶牛、肉鸡、肉羊、脱水菜、籽类炒货等农畜产品龙头企业,加强基地建设,农业的市场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以工带农、工农互进"的良性机制初步形成。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的思路,投资1 000多万元,对大顺城工业园区进行"六通一平"建设,现入园企业9户,总资产达1.84亿元,工业园区已成为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

    全旗独立核算限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48亿元,同比增长78.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79.5%;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68.7%,特别是河套酒业集团,实现销售额5.19亿元,实现利税1.52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7%和85.75%,两项指标都进入全国同行业前20位,企业跻身全区20户重点企业,名列第六。

     

    【第三产业】

    通过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拓宽流通渠道和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32.4%,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机构改革】

    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完成了党政机关的改革,共精简机构8个,精减人员107人。乡镇机构改革的遗留问题也基本解决。继续深化了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制定《村账乡管实施方案》、《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等有关政策性文件,从源头上制止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税改后全旗农民人均减负157元,亩均减负40元。进一步深化群管渠道管理体制改革,全旗实行联水承包的渠道达199条。

     

    【招商引资】

    围绕“项目建设年”,按照“联大联强”和“政府驱动,企业运作”的原则,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成功引进草原兴发肉鸡加工、福州百联、浙江大好大炒货加工、北京汇源集团果蔬饮品加工等5项规模大、竞争实力强的项目。这些项目将成为杭后乃至全盟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城乡经济形成新的拉动。全年共引进国内资金3.2亿元,引进国外资金475万美元。

     

    【基础设施建设】

    全年用于基本建设的总投资达6.49亿元,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通过经营城市,引入市场机制,政府、民间、社会力量共投资2.8亿元,完成四条主干道的拓宽改造、街景建设、城区绿化美化及10.6万平米的房地产开发工程,陕坝镇的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城镇面貌有了明显改观。继续开展高标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旗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投资3 760万元,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积极实施临赛线续建工程,对全旗乡村道路进行全面养护,公路干线平均好路率达85.8%。

     

    【财政】

    以“两个提高”统揽经济工作全局,进一步强化各项政策措施,加强财源建设,全旗的财政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2002年,全旗财政收入达1.53亿元,同比增长14.3%。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低保覆盖面,共向766户、1 939名城镇居民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29万元,向389户农村贫困户发放救济款5.8万元。多方筹资2 386万元,积极实施千村扶贫开发工程项目113项,贫困地区的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通过举办劳动用工信息发布及人才交流洽谈会、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开展就业培训等措施,进一步强化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共安置转移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2 500多人。全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5 296元,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 779元,增长7.5%。

     

     

    【各项社会事业】

    农牧业产业化科技进步“十项工程”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更加紧密。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结构调整取得新的成效,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计划生育、文化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预防保健和爱国卫生工作得到加强。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舆论导向作用,增强新闻宣传的力度和容量。继续加大环保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杭后被评为全区双拥模范旗。人民武装、劳动社会保障、残疾人事业、气象、地震、人防、民族宗教、档案、信访等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

     

    【精神文明】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深入开展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和“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效率有新的提高,精神面貌、工作作风发生可喜变化。

     

    【民主法制建设】

    旗乡两级政府认真执行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自觉接受监督,与旗政协和人民团体的联系更加密切。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6 件,政协委员提案102件,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三乱"治理和"纠风"工作得到加强,反腐败和"严打"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有力地维护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

    (陈志军、黄吉禄)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杭锦后旗
  •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李 

    副书记: ***

    贾英祥

    钱达楞太(蒙古族纪委书记)

    潘金玉

    侯晨曦

      委:吴金虎

    贺忠孝

     

    王海钰 

    李跃文

    郭凤玲(女)

    人大常委会主任:何保全

    副主任:路福利

    段玉明 

    王金祥  

    胡开泽

      长: ***

    副旗长:李凤林

    *** 

    王永国  

    刘艳岭(女)

    周慧明

    张喜明(回族)

    袁海文 

    罗洪文  

     

    政协主席:柴玉斌

    副主席:韩耀先

    全国斌 

    彭银翔 

    李爱民 

    仲相成

    法院院长:刘 

    检察院检察长:王秀成

    武装部长:吴金虎

      委:邓少雄

     

    【概况】

    杭锦后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河套平原西北角,位于北纬40°26~41°13,东经106°34~107°24之间。南北长约87公里,东西宽约52公里。旗境东南隔黄河与伊克昭盟杭锦旗相望,北靠乌拉特后旗,东与临河市毗邻,东北角连乌拉特中旗,西和西南部与磴口县接壤。全旗辖地1 767平方公里,总面积265.04万亩,其中可耕地165.45万亩,耕地132.55万亩,森林占地24.1万亩,草牧场约65.85万亩,沙漠占地约30万亩,海子占地2.7万亩。全旗地形为西南高(最高部位在头道桥镇境内,海拔1 050.4米),东北低(最低部位在团结镇境内,海拔1031.3米)。气候属中温带温热亚带,风多雨少,气候干燥,年平均气温8.7,年均降雨量134毫米。

    杭锦后旗地处河套平原,引黄灌溉便利,土地肥沃,水草丰美,宜耕宜牧。以乌拉河、杨家河、黄济渠三大干渠和青慧等12条分干渠为骨干,与60道支渠、267道斗渠、4 100道农渠、13 900道毛渠,形成纵横交错的灌水渠系网络,灌溉面积达152.44万亩。旗境内的总排干长65公里,一、二、三排干总长度为86.37公里,西缸等十大分干沟总长为188.04公里,与之配套的有支沟52条、斗沟201条、农沟1 088条、毛沟10 468条。明沟排水控制面积210万亩,390眼机井控制面积35.7万亩。全旗已建成地块成方(2亩以下)的渠、沟、田、林、路五配套农田7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0%。全旗98% 的耕地引黄自流灌溉,4%的耕地井水或扬水灌溉。

    2002年全旗共有16个乡镇、138个行政村、1 053个农业合作社。全旗总户数79 214户,总人口29.74万人,其中蒙古族2 262人,回族2 165人,满族296人,朝鲜族11人,达斡尔族12人,壮族5人,藏族30人,苗族23人,土家族15人,维吾尔族7人,瑶族4人,汉族294 775人。

    2002年,全旗国内生产总值219 576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 745元。其中第一产业141 006万元,第二产业88 851万元,工业增加值33 839万元,第三产业64 319万元。粮食总产量29.45万吨,油料总产量64 945吨,甜菜总产量44 110吨,羊毛1 169吨,羊绒8吨。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115.39万头(只),猪牛羊肉总产量32 479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 250万元。中小学在校学生4.2万人,卫生技术人员742人。财政收入15 314万元,财政支出25 499万元。职工平均工资9 156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 779元。林木保存面积累计59.04万亩,林木总蓄积量为158.8万立方米。全旗森林覆被率达24.3%,平原绿化达到全国先进旗县标准。农机总动力269 514千瓦,农业人口人均拥有动力0.97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07台,小型拖拉机14 851台,平均5.32户农民拥有一台拖拉机.全旗共有农用运输车3 247辆,柴油机22台,电动机3 545台,播种机4 952台,饲料粉碎机4 410台,机动脱粒机4 746台,小麦联合收割机85台。

    全旗共有乡镇企业5 283个,从业人员24 160人,总产值266 593万元,实现增加值78 905万元,创造利润29 982万元,交纳税金3 701元,农牧民人均乡镇企业纯收入800元。2002年,共修建旗、乡、村公路600多公里,完成总长800多公里的旗、乡、村、社四级公路网建设,138个村通汽车;全旗实现村村通邮,邮路总长度219公里,16个乡镇全部开通程控电话;有130个村通电话。全旗共有固定电话29 000部,移动电话12 100部。有103个村通电话;有97个村通自来水。杭锦后旗主要工业企业有面粉厂、河套酒业公司、农电局、植物油厂、电利铁合金厂、自来水公司、发民纸业公司、乳品厂、印刷厂、副食品厂、花炮厂、机动车制造厂、民族刺绣服装厂、地毯厂、工艺厂、皮革厂、粉丝厂、砖厂、电器厂、饲料公司、南渠暖气片厂、头道桥预制厂、塑料制品厂、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建筑一公司、建筑二公司、谷氨酸厂等。

    2002年,主要工业品产量为:小麦面粉11.26万吨,白酒23 021吨、食用植物油3 559吨、服装32.93万件、谷氨酸10 019吨、铸铁暖气片405吨、乳制品70吨、塑料制品560吨、机制纸1 065吨、铁合金2 911吨、机制砖7 448万块、自来水75万吨、瓶装饮用水1 017吨。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全旗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取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两个文明建设同步推进的可喜成绩。

     

    【农业】

    坚持以工业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围绕7项产业化经营,合理调整了农业内部结构,农、牧、林产值之比达到65.830.63.6。围绕畜牧业发展年,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制定优惠政策等措施,进一步强化畜牧业的主体地位。全年用于畜牧业专项贷款3 400万元,旗财政投资800万元,用于奶牛、肉羊、肉鸡产业发展的奖励性补贴。全旗新购奶牛3 426头,引进优质基础母羊2.8万只,加工肉鸡40多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0.6%,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以发展优质、特色、绿色农业为主线,通过提高品质、更新品种,落实订单,强化科技园区建设等措施,促进种植业的上档升级,全旗优质绿色农产品和订单农业分别占到总播面积的75%和51%。以生态建设为中心,以经济效益为支撑,进一步加快林果业的发展步伐。全旗完成退耕还林4万亩,营造速生丰产林1.2万亩,完成"三北"四期工程4万亩,完成"天保工程"11.6万亩。

     

    【工业】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扩张总量和提高质量为中心,积极培育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对各类企业进行统一规划、分类指导。旗财政拿出1 000多万元,对重点企业进行奖励投资。围绕重点项目,加大技改投入;财政拿出2 000多万元,帮助企业协调银行贷款3 000万元,支持企业实施15项投资百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这些项目投产后,将成为全旗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发挥资源优势,以项目带动、市场引导为主,着力培育、扶持、发展奶牛、肉鸡、肉羊、脱水菜、籽类炒货等农畜产品龙头企业,加强基地建设,农业的市场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以工带农、工农互进"的良性机制初步形成。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的思路,投资1 000多万元,对大顺城工业园区进行"六通一平"建设,现入园企业9户,总资产达1.84亿元,工业园区已成为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

    全旗独立核算限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48亿元,同比增长78.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79.5%;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68.7%,特别是河套酒业集团,实现销售额5.19亿元,实现利税1.52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7%和85.75%,两项指标都进入全国同行业前20位,企业跻身全区20户重点企业,名列第六。

     

    【第三产业】

    通过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拓宽流通渠道和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32.4%,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机构改革】

    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完成了党政机关的改革,共精简机构8个,精减人员107人。乡镇机构改革的遗留问题也基本解决。继续深化了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制定《村账乡管实施方案》、《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等有关政策性文件,从源头上制止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税改后全旗农民人均减负157元,亩均减负40元。进一步深化群管渠道管理体制改革,全旗实行联水承包的渠道达199条。

     

    【招商引资】

    围绕“项目建设年”,按照“联大联强”和“政府驱动,企业运作”的原则,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成功引进草原兴发肉鸡加工、福州百联、浙江大好大炒货加工、北京汇源集团果蔬饮品加工等5项规模大、竞争实力强的项目。这些项目将成为杭后乃至全盟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城乡经济形成新的拉动。全年共引进国内资金3.2亿元,引进国外资金475万美元。

     

    【基础设施建设】

    全年用于基本建设的总投资达6.49亿元,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通过经营城市,引入市场机制,政府、民间、社会力量共投资2.8亿元,完成四条主干道的拓宽改造、街景建设、城区绿化美化及10.6万平米的房地产开发工程,陕坝镇的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城镇面貌有了明显改观。继续开展高标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旗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投资3 760万元,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积极实施临赛线续建工程,对全旗乡村道路进行全面养护,公路干线平均好路率达85.8%。

     

    【财政】

    以“两个提高”统揽经济工作全局,进一步强化各项政策措施,加强财源建设,全旗的财政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2002年,全旗财政收入达1.53亿元,同比增长14.3%。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低保覆盖面,共向766户、1 939名城镇居民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29万元,向389户农村贫困户发放救济款5.8万元。多方筹资2 386万元,积极实施千村扶贫开发工程项目113项,贫困地区的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通过举办劳动用工信息发布及人才交流洽谈会、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开展就业培训等措施,进一步强化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共安置转移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2 500多人。全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5 296元,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 779元,增长7.5%。

     

     

    【各项社会事业】

    农牧业产业化科技进步“十项工程”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更加紧密。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结构调整取得新的成效,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计划生育、文化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预防保健和爱国卫生工作得到加强。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舆论导向作用,增强新闻宣传的力度和容量。继续加大环保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杭后被评为全区双拥模范旗。人民武装、劳动社会保障、残疾人事业、气象、地震、人防、民族宗教、档案、信访等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

     

    【精神文明】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深入开展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和“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效率有新的提高,精神面貌、工作作风发生可喜变化。

     

    【民主法制建设】

    旗乡两级政府认真执行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自觉接受监督,与旗政协和人民团体的联系更加密切。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6 件,政协委员提案102件,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三乱"治理和"纠风"工作得到加强,反腐败和"严打"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有力地维护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

    (陈志军、黄吉禄)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